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百济
bǎi

百济


拼音 bǎi jì

简拼 BJ

词语解释

百济[ bǎi jì ]

1.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领有朝鲜半岛西南部地区,都于慰礼城(今汉城附近)。与高句丽、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在相互间的战争中常处劣势。公元660年被中国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


引证解释

1.古国名。在今 朝鲜 境内

《周书·异域传上·百济》:“百济者,其先盖马韩之属国,夫餘之别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百济是在马韩故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王姓扶馀。”


国语辞典

1.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相传是东汉末年扶余王尉仇台的后代,因以百家济海立国,故称为“百济”。晋时尽据马韩地,吞并诸国,屡与高丽、新罗作战。隋末唐初频频遣使来华。后因频侵新罗欲断其通华之路,而为唐高宗所灭。见《旧唐书·卷一九九·东夷传·百济传》


网络解释

1.百济

百济,是原本居于古代中国东北的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建立的国家,有八大氏族:沙氏、燕氏、劦氏(音协,xié)、解氏、真氏、国氏、木氏、苩氏(音伯,bó)。百济的统治阶层是扶余人,不同于其下层百姓韩人。朝鲜半岛南部的的韩人是不同于扶余人另一个民族。百济于660年被唐联合新罗攻灭。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都城居拔城,也叫固麻城。此外还有五个别都,中间的叫古沙城,东面的叫得安城,南面的叫久知下城,西面的叫刀先城,北面的叫熊津城。


英语翻译 Paekche or Baekje (18 BC-660 AD)​, one of the Korean Three Kingdoms

法语翻译 Paekche (un des 3 royaumes de Corée)​

德语翻译 Baekj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百济造句

  • 1、大败,百济王义慈和王室成为俘虏。
  • 2、等到李世民来到平壤城,这些使臣更是天天求见,可是李世民心头不爽那百济开战之时的首施两端,一直不让百济使团觐见,这可把百济使团急坏了。
  • 3、曲六郎率领二十艘大船,三十艘海狐船牢牢跟住百济船队,不时击沉一艘,一直追击到百济海岸附近才返航。
  • 4、遭遇侯景之乱,百济使臣“哭于阙下”石阙见证了辉煌,却也见证了侯景之乱,和建康城一道亲历了火攻水淹等诸多毁灭性的灾难。
  • 5、中大兄葛城一脸不可置信:通通地没用,日落处帝国不是在百济只有不到两万大军吗?阿昙比逻夫通通战败啦,来人啊,让所有人来见我。
  • 6、陈政一听是百济王扶余义慈死了,这也太快了吧,难道是百济王想不开吗?“百济太子扶余隆怎么样”。
  • 7、跟耽罗人攻打牧场的时候,闹哄哄的一拥而上不一样,百济人的前军先是由刀盾兵为前驱,跳荡兵隐在刀盾兵军阵之间,长枪手紧随其后,再后面又是弓手。
  • 8、高丽、百济,唇齿相依,竞举兵戈,侵逼交至。
  • 9、梁侍中、国子祭酒萧子云善草隶,百济国专门派使者来到建康城求其书法。
  • 10、和百济君主的平起平坐。
  • 11、六朝松树自尊者,百济先师同路人。
  • 12、在与唐建交前,新罗和百济间关系紧张,一直互相攻城略池争夺不休。
  • 13、与此同时,日本、新罗、百济等周边国家的奇才异能之士也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场。
  • 14、百济王丰脱身奔高丽,王子忠胜、忠志等帅众降,百济尽平,唯别帅迟受信据任存城,不下。
  • 15、忠志等帅众降,百济尽平,唯别帅迟受信据任存城,不下。
  • 16、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倭寇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
  • 17、2月27日,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坛黄坡也进行了开年饭活动,村民热热闹闹吃喝玩乐。
  • 18、秋七月己卯,百济国遣使朝贡。
  • 19、义慈率众归降,百济国遂被灭亡。
  • 20、百济之初黑齿常之也曾率部归降。
百济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