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二府
èr

二府


拼音 èr fǔ

简拼 EF

词语解释

二府[ èr fǔ ]

1.汉代称丞相与御史。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指大肠小肠。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引证解释

1.汉 代称丞相与御史

《汉书·刘向传》:“今二府奏佞讇不当在位。”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

《后汉书·何敞传》:“二府闻敞行,皆遣主者随之。”

章炳麟 《秦政记》:“武帝以降,国之辅拂,不任二府。”

2.宋 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

《宋史·职官志二》:“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 王安石 《父制诰》:“践更二府,执国机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建炎维扬南渡时,虽甚苍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黄相者。”

3.明、清 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东做了两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纔陞到这里。”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里的二府就合茌平的这位胡太爷是儿女亲家。”

4.指大肠小肠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府滑,百药不瘥。取倒黏子嫩叶蒸之,焙燥为末,以酒糊为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国语辞典

1.宋时因中书省、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权,故称为“二府”

2.明、清时俗称各府同知为“二府”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东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才升到这里。”


网络解释

1.二府

1、西汉 丞相与御史府并称“二府”,亦称“两府”

2、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

3、 明清时对府“同知”的别称,即第二知府之意,以同知为知府的佐贰得名。

4、指大肠、小肠。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二府造句

  • 1、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 2、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
  • 3、壬子,上始以内禅意谕二府
  • 4、元性简厚,不治声名,非庆吊未尝过谒二府
  • 5、历位二府,十余年无异政绩。
  • 6、命二府饮饯浙江亭。
  • 7、想当初,宁荣二府车水马龙,繁华一时,极为奢华,到头来却陋室空屋、衰草枯肠。
  • 8、小说从四大家庭清末的荣辱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二府由盛及衰的过程。
  • 9、读罢红楼,为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为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感到心酸。却也为其中的一些爱情故事而感动。
  • 10、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美女的女人的香消玉殒?仍然入垄分子的欺世盗名?好似每种都有一点儿。
  • 11、迈入荣宁二府,浏览华贵的大观园,瞥见群芳的芳容与斗才,见证大家族的兴与衰。
  • 12、凤姐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以其精明毒辣,吃遍荣宁二府
  • 13、不知为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损?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一种都有一点,但总觉得那不是全部。
  • 14、读罢红楼,为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为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感到心酸。却也为其中的一些爱情而感动。
  • 15、这是宁夏西吉县二府营村群众对党群议事会的评价。
  • 16、历金华、东昌二府推官。
  • 17、辽在黄龙、兴中二府设有府学。
  • 18、尝为二府辟,号李公府。
  • 19、贾家荣宁二府家世显赫,最后也逃脱不了由盛转衰的过程,一味地追求生时赚不完。
  • 20、贾家,宁荣二府,这是财富,权势的代名词,可其实有谁知晓,一入豪门深似海,宝玉,宝钗,湘云,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观园里,吟诗赏花,固然风雅,可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二府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