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祓除
chú

祓除


拼音 fú chú

简拼 FC

词语解释

祓除[ fú chú ]

1.除灾去邪之祭

2.清除;消除

3.使纯洁


引证解释

1.除灾去邪之祭

《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刘昭 注:“《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

鲁迅 《呐喊·阿Q正传》:“赵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阿Q负担。”

2.清除;消除

李大钊 《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

3.使纯洁

《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韦昭 注:“祓,犹拂也。”

《国语·周语上》:“祓除其心,精也。”

韦昭 注:“精,洁也。”


国语辞典

1.古代三月三日至水边戒浴,以除不祥

《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汉·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2.扫除、洗涤

《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网络解释

1.祓除

祓除”、“衅浴”是古代一种除凶去垢的原始宗教仪式。它在后世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途径有二:(1)最终成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的民俗活动;(2)为上层文化所吸收。而这两种途径都与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有关。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祓除造句

  • 1、西周时设女巫,每逢春日,女巫去河边举行消灾除灾的仪式,人们到河边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洗去积秽,祓除疾病和不祥。
  • 2、上巳日,汉武帝从霸水河滨祓除而还,中道过访了平阳府邸,平阳公主精心准备的十余名美女也终于有了登台亮相的机会。
  • 3、相传,人们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相约到水边沐浴、祭祀,借以祈福免灾;文人墨客是古人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祓除疾病、祛邪趋吉的踏青活动。
  • 4、寒食、清明三个节日,其中,上巳节即农历三月三,是上古已有的“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 5、每当“上巳”之日,京城长安万民空巷,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城东灞水或浐水之滨,祓除不祥。
  • 6、据古籍记载,“祭上巳”的活动早在秦汉之前就有了,人们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浴于水滨、举行祓除的祭祀,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卫生保健的一种古俗。
  • 7、为了获得更多神仙的庇护,纯金塑像在主尊戎神的着名神社今宫戎神社接受了祓除,并在腹部上刻了该神社的花纹。
  • 8、对于“修禊事”,一般都解释为“修禊的活动”,按照一些工具书的解释,“修禊”,即古人于三月三日在水边祓除不祥的风俗。
  • 9、这里应该包含了瞿同祖先生所说的惩治巫师时焚尸扬灰于江的仪式,因为火的焚化具有祓除不祥的清洁意义。
  • 10、国中生少年“焰魔堂辘轳”曾以成为能祓除所有污秽的最强阴阳师为目标,但自从遭遇了“雏月之悲剧”后,他便放弃成为阴阳师。
  • 11、而且火能祓除不祥,所以古人对待巫觋、僵尸之类不在天地秩序之内的异类,火化也是最主要的处理选项。
  • 12、炼火又是古代祓除习俗的遗存。
  • 13、本民也,手持兰花,招魂续魄,祓除不祥。
  • 14、祓除不祥的风俗已让位于青年男女的游春。
  • 15、六朝唐宋风俗,三月三日在水中洗裙裳,作祓除
  • 16、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从中我们看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一种以天下兴衰、民间疾苦为已任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鲁迅先生登上了二十世纪的巅峰,祓除苦痛,医治创伤。
  • 17、祭祀,借以祈福免灾;文人墨客是古人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祓除疾病、祛邪趋吉的踏青活动。
  • 18、古人祓除,以此草熏之。
  • 19、是真风俗地,况值祓除辰。
  • 20、古代男女都佩用,以祓除不祥。
祓除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