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次韵
yùn

次韵


拼音 cì yùn

简拼 CY

词语解释

次韵[ cì yùn ]

1.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according to original poem's rhyming words;


引证解释

1.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世传次韵始于 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唐 元稹 《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原注:“乐天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酬和,后来遂以成风耳。”

一说始于 南北朝。明 焦竑 《焦氏笔乘·次韵非始唐人》:“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王肃入魏,捨江南故妻谢氏,而娶元魏帝女,故其妻赠之诗曰:‘本为薄上蚕,今为机上丝。得路遂腾去,颇忆缠绵时。’继室代答,亦用丝时两韵。是次韵非始元白也。”


国语辞典

1.古代赠答诗中,依仿他人来诗的韵字次第作诗回赠


网络解释

1.次韵

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ì yùn,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英语翻译 reply to a poem in the same rhym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次韵造句

  • 1、他的诗文最晚于唐末就传入了朝鲜,被以次韵、拟作、集句、引用、化用等方式接受,其文学理论也同时得到应和。
  • 2、好叠韵、次韵、剌剌不休者,谓之村婆絮谈。
  • 3、士大夫交往的习惯,和审美价值的取向等,是宋代次韵词繁荣的原因。
  • 4、中唐元和诗坛不仅近体繁盛,还呈现出明显的新变特征,元稹的次韵律诗就是其突出代表。
  • 5、集中次韵、迭韵之作很多,因难见巧,炫才夸富,失之浮艳俗滥。
  • 6、出了办公室,我兴奋的心情就再也掩饰不住了:是到我们班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我选好了人,哪知到了练习时就卡壳了:韵律操是什么?虽然大家平时也会跟着音乐舞动,可这次韵律操事关重大,不能敷衍,跳得不好还丢班级的脸,我们这些才艺达人可被难住了。
  • 7、】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 8、文人们争相阅读、次韵、效仿其诗文,还从形式与内容方面吸收、借鉴其文学理论。
  • 9、宋次韵词主要有对歌型、合唱型、自和型、模仿型四种类型。
  • 10、有一首次韵诗,就写得精炼自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11、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
次韵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