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生辰八字
shēngchén

生辰八字



词语解释

生辰八字[ shēng chén bā zì ]

1.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以干支,合为八字,故称。星相家据以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亦以喻人的身份


引证解释

1.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以干支,合为八字,故称。星相家据以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亦以喻人的身份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小D是什么东西呢?他很想即刻揪住他……并且批他几个嘴巴,聊且惩罚他忘了生辰八字,也敢来做革命党的罪。”

曹禺 《原野》第一幕:“木人肚上贴着素黄纸的咒文,写有金子的生辰八字。”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二诸葛说是个便宜,先问了一下生辰八字,掐算了半天说:‘千里姻缘使线牵。’”


国语辞典

1.我国星命家以出生的年分、月分、日子、时辰,用天干、地支配合,合为八字,故称为“生辰八字”,并以此作为推算一生命运的根据


网络解释

1.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生辰八字在中国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中国道家、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

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人体生物节律学传授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每一个阶梯的递进,都包含着历代学者与社会实践活动者的辛勤付出。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在历书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基本都有,而月与时的天干可以依据年、日的干支按口诀推算得出。


英语翻译 one's birth data for astrological purposes, combined from year, month, day, hour, heavenly trunk and earthly branch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生辰八字造句

  • 1、次日下午,三人于客栈后院摆下三牲和香案,祭拜苍天厚土,互述了生辰八字,高声同念金兰谱。
  • 2、不仅要用到你的生辰八字,一系列计算公式,还和龟甲,罗盘有关。
  • 3、老道自己回庙中,叫师弟用干草绑一个草人,用朱笔写了生辰八字,用七个新针,把草人之心针住。
  • 4、按您生辰八字,国庆定能发横财。吹个爆炸发型,穿件补丁衣裳,右手拿木棍,左手拿碗,沿街而行嘴里念念有词:行行好吧!
  • 5、按您生辰八字推算,今天一定能发笔横财,先吹个爆炸发型,穿补丁衣裳,右手拿根木棍,左手拿个瓷碗,沿街而行,嘴里念行行好吧!祝愚人节快乐!
  • 6、按您的生辰八字推算,你国庆一定能发笔横财。一定能先吹个爆炸性发型,右手执木杖,左手捧瓷碗,穿补丁衣裳,沿街而行,嘴里念念有词“行行好吧”。
  • 7、这个婚帖便是一种“请庚”,即男家与女家,互相留下对方的生辰八字,请人测算是否相合后留下的凭证。
  • 8、先是尉迟恭呈上通婚书,李孝恭当众读完这骈四俪六的通婚书,然后拿写着张允文生辰八字的宣纸回到众位王爷身边。
  • 9、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我的生辰八字
  • 10、坤造是旧时算卦的人对女子生辰八字的叫法,而干造则是对男子生辰八字的称呼。
  • 11、为了让朋友们更好的理解,小成与朋友们先聊一聊关于国内的生辰八字,江湖算命,奇门遁甲等这些在国内有所耳闻的事物。
  • 12、亲爱村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擅长看风水,识周易的三叔杨继先将延昭、梅妹两人的生辰八字一合,说了一句话:“天赐良缘!”。
  • 13、除了考虑传统的避讳,取名时还要讲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五格剖象、八卦六爻等等。
  • 14、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生辰八字到底怎么算的,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 15、更有甚者,是在议婚双方的年庚、生辰八字上大作文章,以生辰八字加上五行说来敷衍出一套合婚的禁忌原则来。
  • 16、两人生辰八字天生犯冲,说不上两句,就开始指桑骂槐,指东骂西了。
  • 17、按您生辰八字,近朞定能大发横财,请马上按秘笈行事:吹个爆炸发型,穿件补丁衣裳,右手持棍,左手拿碗,沿街而行并附上咒语:行行好吧!
  • 18、我把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了算命先生。
  • 19、首先就是双方合命,就是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去请算命先生看看,看合不合的问题,然后还有纳彩,定吉等程序。
  • 20、之后,媒人将女方的“庚帖”,即生辰八字,送往男家,请占卜者推算是否合婚,有无冲克等,如愿后,需“还帖”并议聘礼数目。
生辰八字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