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史家
shǐjiā

史家


拼音 shǐ jiā

简拼 SJ

词语解释

史家[ shǐ jiā ]

1.史官或历史学家

2.史书流派


引证解释

1.史官或历史学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诗》云:‘伐木滸滸。’毛传云:‘滸滸,杮貌也。’史家假借为肝肺字。”

《汉书·蒯通传》“本与武帝同讳” 唐 颜师古 注:“﹝蒯通﹞本名为 彻,其后史家追书为 通。”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天王》:“《春秋》或书天王,或书王,正犹史家或书皇帝,或书帝,无义例也。”

鲁迅 《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藏书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史家则不然。”

2.史书流派

清 韩菼 《<左传纪事本末>序》:“史家有六,首《尚书》家,次《春秋》家。”


国语辞典

1.编写历史或精通史学的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后汉书杨由传云:『风吹削肺。』……诗云:『伐木浒浒。』毛传云:『浒浒,柿貌也。』史家假借为肝肺字。”


网络解释

1.史家

中国古代史官产生出中国最早的史家,而中国古代史家却并非都是史官。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史家,既包括那些没有史官身份的史家,也包括那些具有史官身份 (尤其是那些作出了成就的具有史官身份)的人。他们对中国史学的发展都有辉煌的贡献。


英语翻译 historian

法语翻译 historien

德语翻译 Geschichtsforscher, Historiker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史家造句

  • 1、历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当朝,事一关联当世,所谓秉笔直书更难做到。
  • 2、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
  • 3、后代的文学史家们就这样谬托知己,臆造了一个反潮流的英雄。
  • 4、史家义时每年都举行科考,分别为春试童生、举人,秋试秀才、进士。
  • 5、其他的历史家都有些目眩神迷,也就不免在眩惑中摸索。
  • 6、因此,博学多闻是史家最基本的素质。
  • 7、其娴熟兵法,驰骋疆场,每逢重大战事,必携幼帝御驾亲征,史家称赞她“指挥三军,赏罚信明,将士无不用命”。
  • 8、曾经觉得,像司马迁受宫刑之辱,不应苟且于世,更谈不上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了。
  • 9、考证史家曲笔与错误之处,才能再现孝孺殉难的真相。
  • 10、朝阳门街道在对史家胡同和新鲜胡同实施“单行单停”整治工作中,也采取了安装禁停桩、路椅的做法,方便了居民休息,同时也起到了规范停车的作用。
  • 11、史家传统中有两个观念是很重要的,一是宗旨,修史之目的是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 12、哲学命题立意,涵盖史实、史论、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
  • 13、但这不是高头讲章,而是既有史家风骨又时时穿插掌故杂说的上好美文,这是这位老报人的一手绝活。
  • 14、等朱武谈到与史家庄结盟,互通有无,共商大计的时候,老黎也彻彻底底给史进包扎妥当。
  • 15、何满子说,不论当代人对鲁迅作了多么高的评价,未来的历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得多。
  • 16、从国内外诸多的西方音乐着作中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位音乐史家都把音乐体裁的研究置于西方音乐史的中心视野。
  • 17、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
  • 18、沉默会产生神秘的威力,使思想经过筛滤如青铜般坚硬,历史上的压制造成了历史家的精确性。
  • 19、写人的史家风范,使杜诗“诗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 20、史家在聚仙郡,在修者眼中乃是天下第一大害,这颗毒瘤肆意妄行,亏心事多的可能就连本地的修者都记不清楚,一直任由那些狂徒为所欲为。
史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