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赤潮
chìcháo

赤潮


拼音 chì cháo

港台 紅潮
简拼 CC
五笔 FOIF

词语解释

赤潮[ chì cháo ]

1.又称“红潮”。海洋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而造成水色异常的现象。其颜色是由形成赤潮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的颜色决定的,有红、蓝、绿、青等色,而赤潮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能引起鱼、虾、蟹、贝类等中毒、病变或死亡。严重时还因形成沉积物而影响通航或海港建设。江河、湖泊中出现的类似现象,称为“水花”或“水华”


引证解释

1.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十月革命爆发,莫斯科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这几天正是赤潮高涨的时候。”

瞿秋白 《“什么!”》:“一九一七年之秋, 俄罗斯 红光烛天,赤潮澎湃。”

2.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带有粘性,并有腥臭,故渔民俗称臭水。六十年代以来,城市污水大量排放,造成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致使出现赤潮。赤潮能杀死贝类、虾类和鱼类,严重危害渔业生产


网络解释

1.赤潮 (生态现象)

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 HAB),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英语翻译 red tid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赤潮造句

  • 1、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 2、赤潮生物主要是浮游的藻类,如甲藻类、硅藻类、鞭毛藻类、夜光藻等。
  • 3、赤潮生物为聚生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无毒性。
  • 4、原本清清一条河,现在鱼虾全死绝。待到河水东入海,养出一片赤潮来。赤潮产物有毒害,惹得鱼虾没人买。跪请人们记心怀,污水莫往河里排!
  • 5、由于近海水域生态环境因素的变化,赤潮生物常常侵袭到海水养殖池塘中,给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
  • 6、在河北昌黎县,今年5月下旬发生了大面积“微微鞭毛藻”赤潮,直至7月上旬才消退。
  • 7、飘雪散落在一座由数万残骸堆积而成的尸体山峦连绵覆盖大半个山谷,血若赤潮,就连风中都充斥着血液腥臭的味道,浑然一副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
  • 8、表层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极不均匀,呈现与赤潮生物分布一致的趋势。
  • 9、据深圳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周凯博士介绍,环沟藻赤潮和夜光藻赤潮、骨条藻赤潮一样,均是深圳近岸海域较为常见的赤潮类型。
  • 10、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 11、农业的迅速发展,赤潮作为海洋灾害之一出现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 12、棕囊藻和无毒性的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夜光藻等,并经常形成复合型赤潮
  • 13、9月29日发生在韭山列岛以东海域的中肋骨条藻赤潮,持续到10月3日才结束;三是有毒有害赤潮明显减少,硅藻赤潮增多。
  • 14、去年福州市记录了3起赤潮,主要赤潮物种为裸甲藻和骨条藻,发现的次数和危害程度与2003年相比明显减少。
  • 15、结果表明,江蓠可以加速中肋骨条藻赤潮的消亡,避免赤潮消亡后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减轻赤潮对环境的损害。
  • 16、其中,1996年4月,深圳西部蛇口至赤湾近海发生的硅藻类中肋骨条藻赤潮,面积约20平方公里,使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 17、采样分析结果显示,这次赤潮中藻类多为中肋骨条藻和旋链毛脚藻,均无毒。
  • 18、同时,运用量子化学原理从理论上论证了富马酸单甲酯分子控制赤潮藻类生长的作用机理。
  • 19、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 20、在微藻研究尤其是赤潮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初步发现了赤潮爆发的分子调控机理。
赤潮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