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诡辩
guǐbiàn

诡辩


拼音 guǐ biàn

简拼 GB
五笔 YQUY


词语解释

诡辩[ guǐ biàn ]

1.颠倒是非黑白的议论

(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sophism; carp; cavil; quibble;


引证解释

1.亦作“诡辨”。貌似正确而实际上却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议论

《史记·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諂,足恭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

司马贞 索隐:“谓诡誑之辩,以中伤於人。”

《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徒令后生穿凿诡辨,詬前人,捨成説,而自为纷纷,助所阶已。”

巴金 《除恶务尽》:“喧嚣一时的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奇谈谬论,从头到尾,都是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谎言和诡辩。”

2.逻辑名词。外表上、形式上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却是采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虚构论据等手法,作出颠倒黑白、似是而非的推论


国语辞典

1.诡异狡诈的辩说。也作“佹辩”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狡辩


网络解释

1.诡辩 (名词解释)

诡辩,或者说是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更准确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武断是根本没有理由,人们一看就是强词夺理;谣言是无中生有,人们一听就是居心险恶。但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要拿出一大堆的“根据”,所以,在表面上,总能迷惑一部分人。


英语翻译 carp; cavil; quibble; sophism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诡辩造句

  • 1、怕就怕为了面子,牵强附会,诡辩却无法自圆其说。
  • 2、他的诡辩在真理面前显得非常无力。
  • 3、他理屈词穷,只好求助于诡辩
  • 4、这家伙最善于诡辩,很难对付。
  • 5、如果说,辩论好比是一种不流血的战争的话,那末,诡辩则是这种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神秘武器。
  • 6、他在做了坏事之后,不但不认罪悔罪,还诡辩滔滔、巧言令色。
  • 7、尖酸刻薄,烦躁不安,佶屈聱牙,是诡辩家们的宿敌,时刻准备着戴上西勒诺斯的面罩提出严肃的诘问。
  • 8、他的职责是完美的传授哲学,占星术,诡辩术,逻辑学,手相术和火卜术。
  • 9、“他称之为花言巧语或者诡辩术,”法兰克福先生说,“并且视哲学为花言巧语和诡辩术的最大的敌人。”。
  • 10、他通晓律令条文,善于诡辩,常常借此徇私作弊,即使被人发现,也能巧言令色,令人明知不正确又不能让他认错。
  • 11、银河系每一个主要文明的历史都会经历三个可以清晰辨识的阶段,即生存、质疑和诡辩,或者也被称为如何、为何以及向何处去三阶段。比如,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吃到东西?第二个阶段则是:我们为何要吃东西?第三个阶段就变成了:我们到何处去吃午餐呢?
  • 12、诡辩是一种曲解事实、违反逻辑的论证,运用仿拟修辞来破斥诡辩,既诙谐、幽默,又能达到克敌致胜的目的。
  • 13、游说辩论不过是为了让国君更好的接受“仁道”,孟子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要宣传自己的主张,所以他绝不会像诡辩者一样违背信仰、败坏初心。
  • 14、但是,在哲学家的身旁和底下,有那些诡辩派,这是杂在香花中的毒草,是处女林中的霸王鞭。
  • 15、在柏拉图时代,诡辩家以哲学来谋取私利;他们制造漏洞,使某些人可以逃避其应尽的义务,或者要人们反而去原谅那些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 16、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有严格的界限,在实际生活中也有明显区别。
  • 17、仓廪这一话题如此证明了清朝官员的经济诡辩
  • 18、这是在妖言惑众,是一个古老的为政府权力正名的中央集权主义诡辩
  • 19、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共,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
  • 20、对诡辩反华论的批判
诡辩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