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白话文
báihuàwén

白话文



词语解释

白话文[ bái huà wén ]

1.用白话写成的文章——用于指五四运动以后至1949年

writing in vernacular Chinese;


引证解释

1.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与“文言文”相对。参见“白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糊涂始》:“说是白话文应该‘明白如话’……但其实,现在的许多白话文却连‘明白如话’也没有做到。”

郁达夫 《她是一个弱女子》四:“像放大的缠足姑娘走路般的白话文,他是也去选读,而他自己也会写写的。”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你的白话文,写得比诗好。”


国语辞典

1.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相对于文言文而言。在五四运动被大力提倡之前所留下的主要文献,包括东汉佛经、唐宋语录、宋代话本、明清小说等。迄今已成为最普遍使用的文体

语体文


网络解释

1.白话文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英语翻译 writings in the vernacular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白话文造句

  • 1、他是国语运动的急先锋,为推广白话文、普及普通话奔走呼号。
  • 2、读文言文和写白话文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而是关系紧密。
  • 3、新文化运动前,白话文小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人玩艺儿,有水平教养的文人都是吟诗作赋。
  • 4、白话文与日常口语最接近,浅近通俗,明白如话,故又称“语体文”。
  • 5、此后,在语文教科书中,白话文逐步取代了文言文,实现了“言文一致”。
  • 6、刘先生稍为中庸,在张爱玲之外,又捧出梁实秋、钱锺书两位;同时引童元方拈出的数例语证,以说明“我们的白话文是毁于英译中的‘怪胎’”。
  • 7、十道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答案是开放性的,题目中也没有繁体字通假字生僻字,通篇的白话文,总之来说就是很简单,识字的都会做。
  • 8、贤贤易色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见了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大,执行好的人,就端正态度,肃然起敬。
  • 9、是啊,到了近现代就是白话文了。
  • 10、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说:用你的矛来攻击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
  • 11、被视作引车卖浆者流的白话文,让文字、文学不再成为知识贵族消费品。
  • 12、作家和教育家胡适先生通过在很有影响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成功地倡导在教育和新闻媒体中使用白话文
  • 13、然后老爷子将印章侧面的几句短句给念了出来,很是拗口的白话文,无非就是说这印的主人,公忠体国,是国之根基,国之栋梁之类的嘉许之词。
  • 14、这两个人是反对白话文的桐城派古文家马通伯、姚叔节,均思想守旧,当初恨不得刨陈的祖坟。
  • 15、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李敖
  • 16、异途同归,地球上的古文最终也变成了白话文,但这里,中途就就变成了白话文,让沈约有些遗憾。
  • 17、相对以前的词典,收词量更大了,引用的书证更全,并用明清小说的白话文当做例句。
  • 18、严格说来,该碑上的两次谈话记录并非都是白话文,只有朱元璋和孔克坚的谈话记录是白话体的,而他与孔希学的谈话,用的则是十分庄重的古文体。
  • 19、他只写白话文,文笔顺畅,议论纵横,敢想敢说。
  • 20、本书原书的基础上,打波原书分类的条条框框,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重新分类,并从白话文重新叙述,使读者受易理解。
白话文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