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气概
gài

气概



词语解释

气概[ qì gài ]

1.正直、豪迈的态度

没有具备先烈们具有的那种气概。

lofty quality; mettle; spirit;

2.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表现出男子汉气概。

stuff;


引证解释

1.气节

《魏书·李神传》:“李神据危城,当大难,其气概亦足称焉。”

清 戴名世 《孑遗录》:“典史张士节,秦人,性伉直,有气概。”

2.气魄

元 耶律楚材 《继孟云卿韵》:“开基气概鲸吞海,遁世生涯鼠饮河。”

明 高攀龙 《语》:“文公圣贤而豪杰者也,故虽以豪杰之气概,终是圣贤真色。”

萧三 《血青》诗:“革命志士气概雄,宁为儿女愁!”

3.气派;声势

宋 秦观 《新开湖送孙诚之有龙见于东北因成绝句》:“黄綬不为无气概,苍龙随尾送行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起初进京时节,多亏他的几万本钱做桩,才做得开,成得这个大气概。”

清 沉元沧 《涿州》诗:“风云气概楼桑里,土壤膏腴督亢图。”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啊呀!好大的气概!这是一九五五年秋天中国的乡村吗?这是我住了三年的皇甫村吗?我的祖国,你不是在前进,而是在飞奔!”

4.气焰;威势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元来你倚着丈人行的气概,就待欺负咱年华高迈。”

《红楼梦》第七九回:“一月之中,﹝薛蟠、金桂﹞二人气概都还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薛蟠的气概渐次的低矮了下去。”


国语辞典

1.气节

《魏书·卷七〇·李神传·史臣曰》:“李神据危城,当大难,其气概亦足称焉。”

2.气派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回》:“在京中往来拜客,好不气概。”

《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济川见这里气概不凡,倒要看他是何官职。”

气势 派头 气派 气魄

3.气焰

《红楼梦·第七九回》:“自此更加一倍小心,不免气概又矮了半截下来。”

4.气度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曹操见了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网络解释

1.气概

气概是一个名词,汉语词汇。

拼音:qì gài

意思是正直豪迈的态度,或者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英语翻译 lofty quality; mettle; spiri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气概造句

  • 1、即使环境恶劣,他仍旧不改壮志凌云的气概,终于开创出一番事业。
  • 2、他宁折不屈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概,震慑了所有在场的人。
  • 3、经过这几年的退休生活,他已经渐渐习于平淡,不复当年金戈铁马的英雄气概
  • 4、我今挥军出征,兵多将广,具有投鞭断流的气概,何敌不摧!
  • 5、我很喜欢你这种大义凛然的大男子气概
  • 6、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敌人大为震惊。
  • 7、他的壮举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 8、你有什么话就直截了当地说嘛,何必这样支支吾吾的,一点儿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 9、孤军作战就是要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概,否则不仅歼灭不了敌人,自身也难保。
  • 10、职责是地久天长的承诺;职责是力能抗敌的气概;职责是视死如归的意志。
  • 11、方志敏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我。
  •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的气概
  • 13、他以叱咤风云的气概深入虎穴,勇斗顽敌。
  • 14、灾区人民群众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克服洪水带来的困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 15、博大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宽容;博大是一种容纳百川的气概;博大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境界。
  • 16、他那种不怕牺牲,勇拦惊马的英雄气概,令人永志难忘。
  • 17、刘胡兰舍己芸人,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18、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气壮山河的气概横扫美国侵略者。
  • 19、革命烈士视死如归,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 20、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刘胡兰同志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气概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