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和氏璧
shì

和氏璧


拼音 hé shì bì

简拼 HSB
五笔 TQNK

词语解释

和氏璧[ hé shì bì ]

1.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武王,王不识玉反断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时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宝玉,名之谓“和氏璧”

得楚和氏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

He Shi Bi;


引证解释

1.《韩非子·和氏》:“楚 人 和氏 ( 卞和 )得玉璞 楚 山中。奉而献之 厉王。厉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厉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献之 武王。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 和 为誑,而刖其右足。参见“完璧归赵”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 之璧’。”

明 张煌言 《黎大行濒行》诗:“殿上未归和氏璧,橐中谁赐陆生金。”

亦省称“和璧”。 《汉书·邹阳传》:“故无因而至前,虽出 随 珠、 和 璧,祇怨结而不见德。”

南朝 梁 沉约 《咏帐》:“甲帐垂和璧,螭云张桂宫。”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贺方回作王子开《挽词》:‘和璧终归赵,干将不葬吴。’”

清 姚鼐 《咏古》:“和璧非珠翠,流光悦妇人。”


国语辞典

1.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网络解释

1.和氏璧 (古代美玉名称)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和氏璧造句

  • 1、蔺相如手里的和氏璧价值连城。
  • 2、战国有两件宝物,一件是举世闻名的和氏璧,另一件为隋侯之珠。
  • 3、蔺相如机智地从秦王手中夺回了无价之宝和氏璧
  • 4、和氏璧现身淝水,引起诸王国和部落的搜寻争夺。
  • 5、秦王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明知秦王是想骗走和氏璧,可是没有办法,有一个叫蔺相如的,说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和秦王换城。
  • 6、和氏璧的传说至今流传甚广,人们都想一睹真容。
  • 7、蔺相如有信心,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王勃有信心,才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文天祥有信心,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叹。
  • 8、和氏璧、木牛流马、明朝北京诡异爆炸案、玛雅、通古斯……
  • 9、蔺相如有自信,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王勃有自信,才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文天祥有自信,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叹。
  • 10、蔺相如为了能完璧归赵,在秦国大殿上,在秦王面前,不畏强暴,用自己的性命保全了和氏璧
  • 11、和氏璧化工作为主要协办单位之一,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 12、遂从怀中掏出一物,正是那卞和所献楚庄王之和氏璧雕成的玉玺,赢政得之后又以咸阳之龙脉温养,又在其上画以巫族符文,遂成一法宝。
  • 13、经中科院吴阶平、石学敏院士等专家研究发现“肉灵芝”主要成分PQQ用于免疫力调整、癌症等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明显,冠有“生物和氏璧”之美称。
  • 14、“将相和”:战国时朞,赵国发现了一块美玉“和氏璧”,秦王假意以十五个城池,来换取这块宝玉。
  • 15、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
  • 16、就像绛树和青导这两位女子,容貌尽管不同,却都非常美丽;随侯之珠与和氏璧虽然本质不同但都很美妙。
  • 17、只不过都没有说明是不是和氏璧
  • 18、秦昭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便动了据为己有的邪念。
  • 19、碑文记载:和氏璧是卞和在古刹后的山洞里发现后才三献楚王的。
  • 20、在一番预谋后,他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以巧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和氏璧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