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楼观台
lóuguāntái

楼观台



简拼 LGT

词语解释

楼观台[ lóu guān tái ]

1.道教名观。在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秦岭山麓。相传周康王时,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说经台。该楼一名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宗圣观。宋元曾屡更名,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签》卷一〇四


引证解释

1.道教名观。在 陕西省 周至县 城东南 秦岭 山麓。相传 周康王 时, 函谷关 令 尹喜 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 说经台。该楼一名 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 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改名 宗圣观。宋 元 曾屡更名,为 中国 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籤》卷一〇四


网络解释

1.楼观台

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宋朝以后屡次重修。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

楼观台名胜风景规划区323平万公里,有楼观景区、金牛坪景区、木子坪景区和就峪景区。楼观为核心景区,主体景观说经台,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有宫观30余座,其中中国书法名碑1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古树7种20余株,翠竹环拥,林木葱郁。

1978年以来,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年均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共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次。成为西安的旅游热点之一。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楼观台造句

  • 1、凌风见过这种指法,这是一种道家指法,在终南山楼观台上尹文操和吴连山作别时就用这种指法。
  • 2、用楼观台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3、随后我们还去了竹林。远看竹林,像士兵守卫着楼观台,近看却又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微风吹过,竹叶轻微地摇摆,那场面令人陶醉。
  • 4、快到楼观台的路上,两边长满了青青翠翠的竹子,虽远不如南方的竹子粗壮,挺拔,纤细的像姑娘的腰肢般巧秀,可想这竹子也是经历了顽强的拼争,顶着北方的冰雪艰难地挺过来了,不由得使我对这里的竹子产生了一种敬慕之情。
  • 5、不知不觉,天已经晚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道教发源地楼观台
  • 6、终南山上,楼观台中,听老子说天地,谈道德,述为人之本、为政之要。
  • 7、传说周朝有位天象学家叫尹喜。有一天,他看见东方飘来一团紫色的祥云,他认定会有圣人要从东方来,他就去函谷关迎接,来到人就是老子。他把老子请到楼观台讲道德经。
  • 8、楼观台有着成片的竹林,听说有192种呢,这里鸟语花香,高大的树木伸展出自己的臂膀为人们挡住耀眼的阳光,这里分为显灵山和炼丹峰两部分,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先去显灵山。
  • 9、话说杨长生行至周至楼观台,因民生凋敝,道士们都已还俗归家,仅有几个火居道人携妻带子,在庙里生活。
  • 10、该台站分为楼观台地震台和周至县西关地震台两部分。
  • 11、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一家人去楼观台旅游。
  • 12、楼观台是京城最适合看星星的地方。
  • 13、今天,我和还有大姨舅舅去了新建成的赵公明财神庙参观。这座庙座落在秀丽的楼观台脚下,据说这里正是赵公明的。
  • 14、在楼观台广场前,有一块大石碑,上面题着几个字天下第一福地。
  • 15、楼观台是老子讲经的地方,位于秦岭山脉终南山山脚的一座小丘上。
  • 16、西安是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把西安比作一个巨大的宝库,那么楼观台就是一个明珠。
  • 17、西安的自然景色独具特色,有华山、太白山、骊山、楼观台等风景名胜区。
  • 18、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全家终于到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这其中一座便是楼观台了。哇!楼观台高极了,云彩都是它的腰带!周围的景观也不错。我们吃完了饭后,开始行动了。
  • 19、秦岭历史文化古迹多不胜数,特别是没到夏天游人络绎不绝,爸爸曾多次带我去了西安野生动物园、太白山、钓鱼台、终南山、楼观台去旅游。
  • 20、唐朝臻盛,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
楼观台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