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冢宰
zhǒngzǎi

冢宰


拼音 zhǒng zǎi

简拼 ZZ

词语解释

冢宰[ zhǒng zǎi ]

1.周官名。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

2.称吏部尚书为冢宰


引证解释

1.周 官名。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

《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孔 传:“天官卿称太宰,主国政治,统理百官,均平四海之内。”

《诗·大雅·云汉》:“鞫哉庶正,疚哉冢宰。”

朱熹 集传:“冢宰,又众长之长也。”

2.称吏部尚书为冢宰

《明史·职官志一》:“﹝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攀龙后为都御史,言之冢宰赵南星,即家起公为太僕卿。”


国语辞典

1.职官名。周制,为百官之长,六卿之首

2.后世称吏部尚书为“冢宰”

《文选·刘琨·劝进表》:“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治。”

《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是我们这里做过冢宰的胡老先生的公子胡三先生。他今朝小生日,同人都在那里聚会。”


网络解释

1.冢宰

冢宰,汉语词汇。

拼音:zhǒng zǎi

释义:1、官名。即太宰。殷商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周武王死时,成王年少,周公曾以冢宰之职摄政。

2、称吏部尚书为冢宰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冢宰造句

  • 1、累官至大冢宰,折节下士,天下多称之。
  • 2、御史可溯源于西周,称小宰、宰夫或御史,分属天官冢宰和春官宗伯之下。
  • 3、卫公直,性浮诡贪狠,意望大冢宰;既不得,殊怏怏;更请为大司马,欲据兵权。
  • 4、冢宰,又叫大宰,百官的首长。
  • 5、春秋时以冢宰为执政之美称。
  • 6、旋赐起用,晋位冢宰,毫无报称。
  • 7、人事之能,智意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佐;为国,则谐合之政。
  • 8、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
  • 9、冢宰为内朝主宰。
  • 10、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 11、冢宰,鉅乡大儒,言论不苟。
  • 12、父宽,魏左仆射,周小冢宰
  • 13、父孝则,周小冢宰、江陵总管。
  • 14、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
  • 15、绰时得宋尺,以定诸管,草创未就会闵帝受禅,政由冢宰,方有齐寇,事竟不行。
  • 16、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
  • 17、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 18、凡王及冢宰之好赐予,则共之。
  • 19、周官冢宰之属有太府,下大夫。
  • 20、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
冢宰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