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半人
bànrén

半人


拼音 bàn rén

简拼 BR

词语解释

半人[ bàn rén ]

1.谓够不上一个人。多用为嘲戏之辞。晋习凿齿以脚疾废于家巷,襄阳陷于苻坚,坚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谓权翌曰:“朕取襄阳,惟得一人半。”翌曰:“谁耶。”坚曰:“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见《襄阳耆旧传》

2.作恶的人

3.受人庇护、不能自立的人

4.犹半仙人


引证解释

1.谓够不上一个人。多用为嘲戏之辞

晋 习凿齿 以脚疾废於家巷, 襄阳 陷於 苻坚,坚 闻其名,与 道安 俱舆而致焉,谓 权翌 曰:“朕取襄阳,惟得一人半。”

翌 曰:“谁耶。”

坚 曰:“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

见《襄阳耆旧传》。 唐 白居易 《咏身》诗:“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旧五代史·晋书·陈保极传》:“保极以维翰短陋,故谓之半人也。”

清 胡天游 《保定幕府书怀呈别少仪并示王许二记曹》诗:“半人侵肺病,一卦锁眉愁。”

2.作恶的人

《大般涅槃经》卷八:“世间,为恶行者,名为半人;修善行者,名为满人。”

3.受人庇护、不能自立的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尺牍新钞》:“正人当庇人,不当为人所庇。为人所庇,即能自立,亦半人耳,庇人者尚餘半在人。”

4.犹半仙人。参见“半仙”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七:“剩水残山作半人,多时席帽不生尘。”


网络解释

1.半人

近现代的解释

近代和近几年 一些教育家对半人的解释是,学的知识不够全,人格发展不完善的人即称为半人。比如说 理工科的学生,整天只学技术,将来的发展就好像是一个机器一样,只知道技术,而在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方面基本上就是空白,这样个人 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受到限制,可以将这类人成为半人。还有像那些 学文学或者 艺术生,如果 只在自己的那片 小小的空间发展,对其他基本的科技领域不了解,这样的人也同样发展的不是很好,也可称为半人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半人造句

  • 1、春天,在田里播上饱满的玉米种,不出一个月,玉米苗便有半人高了,经过细心的照料,吸收了春夏的精华,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时,玉米金灿灿的,惹人喜爱。
  • 2、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 3、流落江湖,颠沛流离,坚定了他的目光;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结实了他的臂膀!他用那半人半神的手勾勒出一条英雄之路。
  • 4、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 5、地狱不能空,地狱空了天堂就会消失,把一半人诱向地狱是撒旦责无旁贷的职责。
  • 6、体温超过60度的私家侦探,半人半狗的日本式神,紧身皮衣的平胸小萝莉,正义感爆棚见老奶奶就扶的黑帮老大……
  • 7、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
  • 8、生活享一份不咸不淡,日子过一种不紧不慢,工作做一份不忙不闲,情意守一份不冷不热,得失看一幕不悲不喜,距离等一种不远不近,人生做一回半人半仙。
  • 9、半人的战机都跑了回去,暗痕驾驶舱里的斯科恩笑抽了筋:“哈哈,小崽子们!看到了吧?这就是报应……”。
  • 10、阳炎虎已不知何时跃过一处半人高的藤丛,精壮的四肢扑开,四爪之上发出尖利的寒芒。
  • 11、在战争中有许多半神半人的英雄,由于没有梳子梳头,这些英雄无不蓬头垢面。
  • 12、那几只半猫半人之物,全都是直立而行,而且青衫皂带,画风呈现出吴带当风,曹衣临水之感,其画中深意,格局,却是无法洞悉,令人费解。
  • 13、早饭吃得索然无味,昨晚的豪情逸致荡然无存,聚义厅内只少了两人,大家却觉得空荡荡,似乎少了至少一半人
  • 14、被调查男性有三分之一的在前一年有过性行为,有一半人认为性“至少有那么点儿重要”。
  • 15、告诉全世界你是世上最好的乐队的话,有一半人会真的相信你。
  • 16、爱可能是某种毒品,中毒者欲死欲仙;但毒品绝不可能是爱,成瘾者半人半鬼。
  • 17、天堂不能空,天堂空了,宇宙的生命就不存在了,宇宙也就消失了,把另一少半人引向天堂是神佛神圣的天职。
  • 18、现在我时常为我当时的举动感到惭愧。我现在才了解,买那份报的人大概会有一半人不会看到那篇文章,看到的人里面又有一半会把它只当作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来看;而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里面,又有一半在几个礼拜后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 19、半人高的垃圾桶被他在里面冲撞翻了,他像一只屎壳郎般正艰难地从垃圾桶里往出爬……。
  • 20、冲在前面的两只奶羊约半人高,羊毛粗硬微卷。
半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