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内圣外王
nèishèngwàizhǔ

内圣外王



词语解释

内圣外王[ nèi shèng wài zhǔ ]

1.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引证解释

1.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宋史·道学传一·邵雍》:“河南程顥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嘆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明 李贽 《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国语辞典

1.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指内外兼修,学术、德行二者具备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尧夫,内圣外王之学。”


网络解释

1.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一个成语,读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出自《庄子·天下篇》。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内圣外王造句

  • 1、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古代圣贤,他们内圣外王,有感召力,思想境界高,同时又有辉煌事功。
  • 2、但在经世致用方面,湖湘学派竭力避免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缺陷,表现出独特的经世风格。
  • 3、湘学注重经世致用,主张理欲同体、体用合一、内圣外王并重,与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陆象山的心学、吕祖谦的婺学,同为南宋地域文化的奇葩。
  • 4、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 5、邵雍借天言人的学说,被程颢誉为“纯一不杂”的“内圣外王”之学,被朱熹称是“天挺人豪”构筑的“醉里干坤”。
  • 6、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 7、古之贤明,内圣外王,万众安乐,四海承平。
  • 8、内圣外王具有道德的、政治的和学术的三重理想人格涵义。
  • 9、随着“圣”的逐步道德化,圣最终被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理想。
  • 10、坚持“内圣外王”之道是达成企业领导者魅力的必备法则。
  • 11、传统的圣人观是内圣外王,自然与名教兼至的天纵之才。
  • 12、体用合一、内圣外王并重,与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陆象山的心学、吕祖谦的婺学,同为南宋地域文化的奇葩。
  • 13、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 14、思想保守主义者把中华民族的辉煌归于“内圣外王”之道,要求继续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 15、儒家的内圣外王能否建设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近代以来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 16、相较于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儒家的内圣外王始终是统一的,构成儒家丰富的文化资源。
  • 17、中华文明五千余年,据道依德,内圣外王,仁义为本,孝敬为根,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近六十个民族亲如兄弟,和睦相处,强不凌弱,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 18、在学习上,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内圣外王,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敢于提问,勇敢作答,谦虚,不张扬。
  • 19、重视人脉资源胜过组织竞争;最高管理者内圣外王;个体的特殊与制度的特殊;稳定和谐大于效率绩效。
  • 20、于是,在混沌不堪的末代王朝,曾老能主掌沉浮,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