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浇漓
jiāo

浇漓


拼音 jiāo lí

简拼 JL


词语解释

浇漓[ jiāo lí ]

1.亦作“浇醨”。浮薄不厚。多用于指社会风气。文风浮艳不实。酒味淡薄。亦借指薄酒


引证解释

1.亦作“浇醨”

2.浮薄不厚。多用于指社会风气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刘虯书》:“淳清既辨,浇漓代袭。”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政犹蹐驳,俗尚浇醨,当是为理之心未返於本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德济斋夫子》:“人心为风俗之本,未有人心浇漓而风俗朴厚者。”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八》:“慷慨激昂的人説:‘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国粹将亡,此吾所为仰天扼腕切齿三嘆息者也!’”

3.文风浮艳不实

《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道尤长於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故渐畏其高深,由是班行肃然,无浇醨之态。”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唐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

4.酒味淡薄。亦借指薄酒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酒泉》:“玉液是浇漓,金沙乃糟粕。”


国语辞典

1.人情、风俗淡薄。南朝齐·王融〈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淳清既辨,浇漓代袭。”唐·张九龄〈敕岁初处分〉:“而政犹踳駮,俗尚浇漓,当是为理之心未返于本耳。”也作“浇薄”

浇薄


网络解释

1.浇漓

浇漓,汉语词汇。

拼音:jiāo lí

释义:1、浮薄不厚。多用于指社会风气浮薄。2.文风浮艳不实。3.酒味淡薄。亦借指薄酒。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浇漓造句

  • 1、近来,某些专家学者呼吁青少年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大概是他们觉得“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于是病笃乱投医,转而向孔老夫子讨救兵了。
  • 2、我们这里世道浇漓、礼崩乐坏了。
  • 3、无形的户口制度、户籍壁垒,显然就是造就这个反映世道浇漓,标志世态炎凉,同时既不人道,也不公道的悲剧场景的导演,也是事端的根源与动力。
  • 4、有人说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如果用这所谓“四少”内涵的演变来衡量,倒也未必没有道理。
  • 5、严重污染,世道浇漓,生活苦闷,尔虞我诈,等等无法克服的困难。
  • 6、单纯地纠结于“世道浇漓”、“人心冷漠”并无意义,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用制度、用技术的力量扩大被侵害者的“武装半径”,进而重振整个社会的风气。
  • 7、人心不古,世道浇漓,道德武器船不坚,炮不利,造新船新炮又不敢。
  • 8、我也时常耍点小聪明,偶尔犯点小糊涂,平日里议论点小道消息,聊聊明星轶闻,也发点小牢骚,骂几句贪官污吏世道浇漓之类,但从来不敢跟上司顶嘴。
  • 9、“‘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
  • 10、眼看快又打住了,浇漓忽然眼睛一红,龙嘴大喊道:终极转换、绝对无移。
  • 11、荆方翻写此书,将世道浇漓演绎得淋漓尽致,既有可读性,也有警示作用。
  • 12、户籍壁垒,显然就是造就这个反映世道浇漓,标志世态炎凉,同时既不人道,也不公道的悲剧场景的导演,也是事端的根源与动力。
  • 13、一些人见多了见利忘义的事,就以为世道浇漓,且每况愈下;一些人见多了冷漠无情的看客,就以为人心不古,且愈演愈烈。
  • 14、我们把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作为生存技巧教给孩子们,古人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如今不识字的孩子已然有很多烦心事了。
  • 15、世道浇漓,寻常子女无奈苦中作乐;红灯绿裘,百姓人家尽在青楼偷欢。
  • 16、后之为吏,与世沈浮,叔季浇漓,奸巧多绪,居官莅职,道各不同,故往籍述其贤能,以彰惩劝之道。
  • 17、世道浇漓,寻常子女无奈苦中作乐,红灯绿裘,百姓人家尽在青楼偷欢。
  • 18、大师,经过十年战乱,不仅是中原残破十室九空,而且人心不古世道浇漓
  • 19、飘泊已久的灵魂,来到故乡的五月。天很蓝,紫云岭上的杜鹃花开了,像是蓝天里飘落下的红霞,一大片一大片的,真美!雨后的杜鹃花,在阳光的浇漓下,清亮,通透,娇艳,真像我初恋的她,是那样的清纯,甜美!
  • 20、假如你和我一样,被浮华的世态浇漓,害怕人情凉意。
浇漓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