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感事
gǎnshì

感事


拼音 gǎn shì

简拼 GS

词语解释

感事[ gǎn shì ]

1.受外界事物的触动

2.因事兴感


引证解释

1.受外界事物的触动

晋 郭璞 《江赋》:“及其譎变儵怳,符祥非一,动应无方,感事而出。”

2.因事兴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明 刘基 《题西旅献獒图》:“感事重怀古,因书戒矜夸。”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当其盛也,扬葩振藻,为敲金戛玉之音;及其衰也,感事哀时,多憔悴忧思之作。”


国语辞典

1.内心因所经历的事而有所感触

《文选·郭璞·江赋》:“及其谲变儵怳,符祥非一,动应无方,感事而出。”

“唐朝诗人的感事之作,每能触动人心。”


网络解释

1.感事

感事:词语释义

感事:石介诗

感事:王安石诗

感事:张昱诗

感事:袁宏道诗

感事:黄遵宪诗作

感事:缪钺诗

感事:近现代秋瑾诗作

2.感事 (词语释义)

词目:感事

拼音:gǎn shì

注音:ㄍㄢˇ ㄕㄧˋ

释义: (1).受外界事物的触动。 晋 郭璞 《江赋》:“及其谲变儵怳,符祥非一,动应无方,感事而出。”

.因事兴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明 刘基 《题西旅献獒图》:“感事重怀古,因书戒矜夸。” 清·田兰芳《叙袁仲方(袁可立孙)甲子秋冬诗》:“余闻之,感事怆怀,不能自已。”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当其盛也,扬葩振藻,为敲金戛玉之音;及其衰也,感事哀时,多憔悴忧思之作。”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感事造句

  • 1、自从军事行动扩张后,他便伤时感事,寝食不安了。
  • 2、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 3、那白衣男子秦担花穿行在这赵府亭台楼阁之间,瞧着满目温柔可人的翠缕依依,不觉地又动了伤时感事之意。
  • 4、诗中多有伤时感事之作。
  • 5、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
  • 6、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 7、其诗关心人民疾苦,伤时感事,忧国忧民。
  • 8、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
  • 9、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
  • 10、其中成就较高的陈三立曾于戊戌变法前夕在湖南协助推行新政,也写下一些伤时感事的作品。
  • 11、读着这首诗,读者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
  • 12、醉酒不过是对现实已经绝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借以排遣苦闷和洁身避祸的一种手段,包含着伤时感事的深刻内容。
  • 13、它的音色深沉、浑厚、凄怆,对人们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激发力,特别是表现悲愤、激昂情绪时有独到功能,古人往往借它抒发伤时感事的情怀。
  • 14、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 15、历朝历代,很多仁人志士都具备强烈的伤时感事思惟,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临难不屈,保卫故国,眷注民生,这种可贵的精力,使中华民族历经灾难而不衰。
  • 16、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晚安!
  • 17、上联:感事为文,载道须读书万卷
  • 18、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白居易
  • 19、此集中多感事怀人之作,老师宿儒,巾帼奇士,来兄笔下,宛转可怜。
  • 20、所着皆有感而发,伤时感事,寄意深远。
感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