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应举
yìng

应举


拼音 yìng jǔ

简拼 YJ

词语解释

应举[ yìng jǔ ]

1.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唐·李朝威《柳毅传》

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引证解释

1.接受选用或举荐。 《南史·孔觊传》:“晋安帝 时,散骑常侍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

孝建 三年, 孝武 欲重其选,於是吏部尚书 颜竣 奏以 覬 及司徒左长史 王景文 应举。”

元 无名氏 《冻苏秦》楔子:“如今七国争雄,都下招贤之榜,您孩儿禀过父亲母亲,待和哥哥同去应举。”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时汉帝求贤,劭辞老母,别兄弟,自负书囊,来到东都洛阳应举。”

2.参加科举考试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矣。”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軾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在家无事,日夜读书,思量应举。”

清 侯方域 《贾生传》:“贾生乃辞归里,凡七应举,不第。”


国语辞典

1.参加科举考试

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如今七国争雄,都下招贤之榜,您孩儿禀过父亲母亲,待和哥哥同去应举。”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元来宋时宗室自有本等禄食,本等职衔,若是情愿读书应举,就不在此例了。”


网络解释

1.应举

基本解释: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英语翻译 to 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应举造句

  • 1、在工作时要注意力集中,不应举措失当而丢失自己的机会。
  •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臧天朔被捕事件,娱乐圈不应该沉默,应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 3、书院为获得生存空间,不断调整其办学模式,满足士人读书应举的需求。
  • 4、科举的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士人读书应举的积极性,士人数量因此急剧增加。
  • 5、勋、同请归赴试,吾以秀才应举,亦本分事,勉诺之,料尔在家亦必预乡试,世俗之见,方以子弟应试为有志上进,吾何必故持异论。
  • 6、正在这时,章太炎站起来,垂泣而立称,黎元洪是首难的人物,不可辜负他,应举黎为副元帅。
  • 7、拟定或变更都市更新事业计画朞间,应举办公听会,听取民众意见。
  • 8、熹宗以应举公忠体国且知兵,令专任校射演武事。
  • 9、博陵人崔护,资质甚美,性情孤洁寡合,应举进士及第。
  • 10、则举族不能应举做官,而所谓的驸马仪宾也不过是做一个领干俸的虚职。
  • 11、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
  • 12、少应举不偶,遂闭户穷经,终于家。
  • 13、例句:举止劭见房中书囊衣冠,都是应举的行动。
  • 14、我们都应举目向前,因我们的余生要用未来书写。
  • 15、你说,千古风流的人物,即使身名俱灭,但江山依在,江月长留,应举酒当杯。
  • 16、青芝山停车场对面就是董公祠。门口的左右两边有一公一母的石狮子在守着。里面供着青芝山的开山鼻祖董应举
  • 17、这首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时朞,但在其中却看不见有愤懑,只如贾岛诗风一样的清冷。山间景色空旷寂寥,不知那悠悠钟声有没有敲醒诗人,激励诗人继续前进呢?
  • 18、应举雷同为大忌,官非阴贼耗钱财。
  • 19、董应举回头一望,不见人影。
  • 20、世宗时,诏与应举并入祀昭忠祠。
应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