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到处找东西的成语

形容到处找东西的成语


1大海捞针 [ dà hǎi lāo zhēn ]

解释 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出处 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2东寻西觅 [ dōng xún xī mì ]

解释 指到处张罗。

出处 《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3翻箱倒柜 [ fān xiāng dǎo guì ]

解释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4踏破铁鞋 [ tà pò tiě xié ]

解释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5按图索骥 [ àn tú suǒ jì ]

解释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6左顾右盼 [ zuǒ gù yòu pàn ]

解释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态。顾、盼:看;望。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7追本溯源 [ zh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释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比喻追寻根源。

出处 石三友《金陵野史 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8俯拾皆是 [ fǔ shí jiē shì ]

解释 只要弯腰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做“杂文”也不易》:“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

9堆积如山 [ duī jī rú shān ]

解释 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量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10比比皆是 [ bǐ bǐ jiē shì ]

解释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11漫山遍野 [ màn shān biàn yě ]

解释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12推本溯源 [ t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释 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13骑马找马 [ qí mǎ zhǎo mǎ ]

解释 比喻东西就在这里;却还到外去找。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14钻头觅缝 [ zuān tóu mì fèng ]

解释 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8回:“秦福到了武城,钻头觅缝的打听。”

15觅柳寻花 [ mì liǔ xún huā ]

解释 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16翻箱倒箧 [ fān xiāng dǎo qiè ]

解释 翻:倒,反转;箧: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

17东搜西罗 [ dōng sōu xī luó ]

解释 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出处 许地山《空山灵雨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18拔树寻根 [ bá shù xún gēn ]

解释 比喻追究到底。

出处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19东海捞针 [ dōng hǎi lāo zhēn ]

解释 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出处 元 柯丹丘《荆钗记 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20探本穷源 [ tàn běn qióng yuán ]

解释 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21东冲西撞 [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

解释 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出处 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22溯流穷源 [ sù liú qióng yuán ]

解释 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出处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二》:“春秋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子羽,而其它诸子无称焉。溯流穷源,若斯之难也。”

23翻箱倒笼 [ fān xiāng dǎo lǒng ]

解释 翻:反转;笼:大的竹箱。形容彻底搜寻、查检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24东翻西倒 [ dōng fān xī dǎo ]

解释 翻:翻转,倒下;倒:颠倒,翻转。形容四处翻捡找寻。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25寻踪觅迹 [ xún zōng mì jì ]

解释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26搜扬仄陋 [ sōu yáng zè lòu ]

解释 搜:寻求;扬:举荐,选拔;仄:通“侧”;仄陋:指微贱的人。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

出处 《晋书·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

27搜扬侧陋 [ sōu yáng cè lòu ]

解释 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亦作“搜扬仄陋”。

出处 《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28洗垢求瘢 [ xǐ gòu qiú bān ]

解释 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29倾筐倒庋 [ qīng kuāng dào guǐ ]

解释 庋,放东西的架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检。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30寻寻觅觅 [ xún xún mì mì ]

解释 觅:找寻。指反复寻求探索。形容六神无主,像是找寻失掉的东西似的。

出处 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1吊古寻幽 [ diào gǔ xún yōu ]

解释 吊:凭吊;幽:幽境。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卷:“游山玩水,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怡情遣兴,诗赋文词,山川殆遍。”

32觅迹寻踪 [ mì jì xún zōng ]

解释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夜》第一折:“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33舍策追羊 [ shě cè zhuī yáng ]

解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出处 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34追踪觅影 [ zhuī zōng mì yǐng ]

解释 觅:寻找。顺着踪迹追寻。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惹得长安城中王孙公子,游侠少年,丢眉做眼,轻嘴薄舌的,都在灯市里穿来插去,寻香哄吃,追踪觅影,调情绰趣,何尝真心看灯。”

35凿空投隙 [ záo kōng tóu xì ]

解释 谓寻找时机、捏造罪名。

出处 《新唐书·酷吏传序》:“推劾之吏,以嶮责痛诋为功,凿空投隙,相矜以残。”

36指瑕造隙 [ zhǐ xiá zào xì ]

解释 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出处 宋·朱熹《少帅魏国张公行状下》:“彼或内变既平,指瑕造隙,肆无厌之欲,发难从之请,其将何词以对?”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