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小孩子不听话的成语

形容小孩子不听话的成语


1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释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2放荡不羁 [ fàng dàng bù jī ]

解释 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3屡教不改 [ lǚ jiào bù gǎi ]

解释 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4顽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解释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5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释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6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解释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7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释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8桀骜不驯 [ jié ào bù xùn ]

解释 桀:凶暴;骜:马不驯良;驯:驯服。倔强凶暴不驯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9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解释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 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10夜郎自大 [ yè láng zì dà ]

解释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11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解释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12偏听偏信 [ piān tīng piān xìn ]

解释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3放浪形骸 [ fàng làng xíng hái ]

解释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4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解释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出处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15孤行己见 [ gū xíng jǐ jiàn ]

解释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16独行其是 [ dú xíng qí shì ]

解释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出处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17落拓不羁 [ luò tuò bù jī ]

解释 落拓:亦作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可是骥东官虽是武夫,性情却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18孤行己意 [ gū xíng jǐ yì ]

解释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 鲁迅《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想,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

19娓娓可听 [ wěi wěi kě tīng ]

解释 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处 清·朱彝尊《曝书亭记·寄礼部韩尚书》:“谨令其叩讲席,归沐之暇,试进而讨论,其言颇娓娓可听。”

20孤行一意 [ gū xíng yī yì ]

解释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21款言不听 [ kuǎn yán bù tīng ]

解释 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22无稽之谈 [ wú jī zhī tán ]

解释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处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23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解释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4捕风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释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25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解释 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26天花乱坠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释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27甜言蜜语 [ tián yán mì yǔ ]

解释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出处 《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28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29无法无天 [ wú fǎ wú tiān ]

解释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30有声有色 [ yǒu shēng yǒu sè ]

解释 既有声音;又有色泽。形容表演或说话十分生动、精彩。

出处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31先入为主 [ xiān rù wéi zhǔ ]

解释 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32充耳不闻 [ chōng ěr bù wén ]

解释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 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33对牛弹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

解释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出处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34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35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解释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出处 《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36违法乱纪 [ wéi fǎ luàn jì ]

解释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出处 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37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释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38放任自流 [ fàng rèn zì liú ]

解释 放:放纵;不加约束;任:听凭;任由;自:自己;独自;流:流动;发展。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发展。

出处 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39忠言逆耳 [ zhōng yán nì ěr ]

解释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40活蹦乱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欢蹦乱跳。

出处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41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解释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42不可思议 [ bù kě sī yì ]

解释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出处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43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释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44政出多门 [ zhèng chū duō mén ]

解释 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45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46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解释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7明辨是非 [ míng biàn shì fēi ]

解释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

48一如既往 [ yī rú jì wǎng ]

解释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出处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49放纵不羁 [ fàng zòng bù jī ]

解释 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出处 《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50上窜下跳 [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

解释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出处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51恃才傲物 [ shì cái ào wù ]

解释 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出处 《梁书 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52娇生惯养 [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

解释 娇:宠爱。惯:姑息。从小受到长辈过分的宠爱和姑息。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似这几日,我看菩萨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见识,谁想娇生惯养了,你通常不像样了。”

53叽哩咕噜 [ jī lǐ gū lū ]

解释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三还在那里叽哩咕噜说:‘是个好些儿的,就去中进士做官给我看,不要在我们家里混闲饭吃。’”

54逆耳之言 [ nì ěr zhī yán ]

解释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55毫不在意 [ háo bù zài yì ]

解释 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56一国三公 [ yī guó sān gōng ]

解释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57当耳边风 [ dāng ěr biān fēng ]

解释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58放荡形骸 [ fàng dàng xíng hái ]

解释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59落魄不羁 [ luò pò bù jī ]

解释 落魄:穷困,不得意;羁:束缚。潦倒失意,行为放纵。也指豪迈不受拘束。

出处 宋 刘斧《青琐高议 韩湘子》:“文公诸子皆力学,惟湘落魄不羁。”

60白费口舌 [ bái fèi kǒu shé ]

解释 谈话一无所获。

61拓落不羁 [ tuò luò bù jī ]

解释 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性情放浪,不受束缚。

出处 《北史·薛安都房法寿等传论》:“法寿拓落不羁,克昌厥后。”

62一般见识 [ yī bān jiàn shí ]

解释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出处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63耳食之谈 [ ěr shí zhī tán ]

解释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 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64空费词说 [ kōng fèi cí shuō ]

解释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

65偏信则暗 [ piān xìn zé àn ]

解释 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66当耳旁风 [ dāng ěr páng fēng ]

解释 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出处 语出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67叽里咕噜 [ jī lǐ gū lū ]

解释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68喃喃低语 [ nán nán dī yǔ ]

解释 轻到几乎听不见的说话声。

出处 邓普《军队的女儿》:“偶然听见她独个儿喃喃低语,好像是呓语。”

69耳边之风 [ ěr biān zhī fēng ]

解释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玉姐听说,只当耳边之风。”

70耳食之论 [ ěr shí zhī lùn ]

解释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71逆耳良言 [ nì ěr liáng yán ]

解释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出处 《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72逆耳忠言 [ nì ěr zhōng yán ]

解释 逆耳:不顺耳。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

出处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楔子:“我忠心主意要兴兵,逆耳忠言不肯听。”

73齐东野语 [ qí dōng yě yǔ ]

解释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74天华乱坠 [ tiān huá luàn zhuì ]

解释 见“天花乱坠”。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聚徒一千二千,说法如云如雨,讲得天华乱坠,只成个邪说争竞是非。”

75踢天弄井 [ tī tiān nòng jǐng ]

解释 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领极大。也形容顽皮到极点。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术踢天弄井,项羽力拔山也那举鼎。”

76罕譬而喻 [ hǎn pì ér yù ]

解释 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出处 《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77钳马衔枚 [ qián mǎ xián méi ]

解释 钳马:夹马嘴器具;枚:形似筷子的工具。古代行军时防止喧哗钳马口,人衔枚。

出处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

78以规为瑱 [ yǐ guī wéi tiàn ]

解释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出处 《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79美女破舌 [ měi nǚ pò shé ]

解释 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

80掩耳而走 [ yǎn ěr ér zǒu ]

解释 掩:遮盖。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81信言不美 [ xìn yán bù měi ]

解释 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82德音莫违 [ dé yīn mò wéi ]

解释 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83丑话说在前头 [ chǒu huà shuō zài qián tóu ]

解释 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出处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3章:“丑话说在前头,这件事谁的嘴里缺把门的,说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