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安邦定国的意思
ānbāngdìngguó

安邦定国



成语拼音 ān bāng dìng guó

成语注音 ㄢ ㄅㄤ ㄉ一ㄥˋ ㄍㄨㄛˊ

成语简拼 ABDG

成语解释 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
定:使安定。
使国家安定、巩固。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成语正音 “安”,不能读作“àn”。

成语辨形 “邦”,不能写作“帮”。

成语繁体 安邦定國

近义成语 安邦治国、 济国安邦、 燮理阴阳论道经邦定国安邦

反义成语 祸国殃民暴虐无道

感情色彩 安邦定国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联合式;
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使国家安定。

成语造句 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定国访知音。(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一折)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日子安逸形容中国强盛形容两人都优秀形容一个人是天才形容祖国美景形容社会安定繁荣形容安居乐业形容一个人实在形容一个人的厉害形容一个人天才

成语谜语 当时汉祖无三杰(打一成语) 更多谜语>>>


英语翻译 bring peace and stability to the country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相关谜语

谜面:当时汉祖无三杰(打一成语)
谜底:安邦定国
解析:谜面出自《闲居览史》。汉祖,即汉高祖刘邦;三杰,指张良、韩信、萧何三位杰出人物,汉王朝的建立和稳定离不开汉初三杰的文治武功。谜底“安邦定国”应别解为“安能建邦定国”。

安邦定国造句

  • 1、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还不足以安邦定国
  • 2、这人有安邦定国之才。
  • 3、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 4、说他有安邦定国之志我信,但他却无经天纬地之才。
  • 5、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
  • 6、高兴儿,你有傲雪欺霜之志,安邦定国之才,待在陈州做大侠太浪费啦!
  • 7、只字片语间可见,兼容并包的开阔胸襟,只字片语间,可见忧国忧民之情怀,只字片语间,可见其雄心,可见其胸有沟壑百万兵,安邦定国凌云志。
  • 8、兵强马壮冲巨浪,安邦定国灭夷狄。
  • 9、安邦定国需要法治,处理国际关系应以国际法理为保障。安理会的许多合理决定和实践,正成为国际关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行动依据。
  • 10、属下作为一名军人,觉得能驰骋疆场,安邦定国,大概就算有所为了吧。
  • 11、高兴儿,妳有傲雪欺霜之志,安邦定国之才,待在陈州做大侠太浪费啦!
  • 1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 13、贞观之治的出现离不开李世民那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
  • 14、文可安邦定国,武能开疆拓土,如此世间大才,若是投了他人,岂非明珠投暗?
  • 15、我儿,你可知你出生之时,云游的疯道士说你有帝王之相,日后定能安邦定国,为父自是不信那些神鬼之说。
  • 16、抑知文官二百,人人有安邦定国之才;武将千员,个个有擎天跨海之勇!雄兵数万,势若天丁;威如猛虎,恰似一天星斗;固若铜城恍犹四海洪波,坚如铁柱。
  • 17、娘子,你误会为夫了,山人这是安邦定国之计!
  • 18、就算现在翰林院的翰林们向您这样胸怀安邦定国之策,手握安天伟地之才!英俊潇洒,风流调侃,一枝梨花压海棠的人才。
  • 19、他说得不错,没有我家先生,他何谈安邦定国,只能疲于奔命。
  • 20、因此辽代皇后多称萧氏,其中既有安邦定国的淳亲皇后述律平和承天太后萧绰,也有一代才女萧观音,堪称文武兼资。
安邦定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