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国家衰弱的成语

形容国家衰弱的成语


1强弩之末 [ qiáng nǔ zhī mò ]

解释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2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3大惊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释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出处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4欣欣向荣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释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夜不闭户 [ yè bù bì hù ]

解释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弱不禁风 [ ruò bù jīn fēng ]

解释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出处 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7无能为力 [ wú néng wéi lì ]

解释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8怨声载道 [ yuàn shēng zài dào ]

解释 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载道。”

9民不聊生 [ mín bù liáo shēng ]

解释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10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释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11荒无人烟 [ huāng wú rén yān ]

解释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12摇摇欲坠 [ yáo yáo yù zhuì ]

解释 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13日新月异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释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处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14人寿年丰 [ rén shòu nián fēng ]

解释 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潘岳》:“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丰。”

15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16软弱无力 [ ruǎn ruò wú lì ]

解释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出处 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

17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解释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18残缺不全 [ cán quē bù quán ]

解释 残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残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体经过破坏;变得不完整了。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19繁荣昌盛 [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

解释 繁荣:原指草木枝叶;花朵茂盛;引申为事物蓬勃发展;昌盛:兴旺;兴盛。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20繁荣富强 [ fán róng fù qiáng ]

解释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出处 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21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解释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 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22瘦骨嶙峋 [ shòu gǔ lín xún ]

解释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23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24未老先衰 [ wèi lǎo xiān shuāi ]

解释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出处 唐 白居易《叹发落》诗:“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25弱不胜衣 [ ruò bù shèng yī ]

解释 瘦弱得连衣服都承受不了。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26生灵涂炭 [ shēng líng tú tàn ]

解释 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 《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27负债累累 [ fù zhai lèi lèi ]

解释 形容负债甚多。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7回:“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每日索欠填门,少不得典宅卖地,一概徐偿。”

28民富国强 [ mín fù guó qiáng ]

解释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29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解释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30民穷财尽 [ mín qióng cái jìn ]

解释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餐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31国破家亡 [ guó pò jiā wáng ]

解释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出处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32年老体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解释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亲时,又感到她年老体衰,像她这样年岁的人……”

33身心交瘁 [ shēn xīng jiāo cuì ]

解释 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

出处 石三友《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绝唱”》:“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间,与世长辞。”

34民生凋敝 [ mín shēng diāo bì ]

解释 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破落;衰败。形容社会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困苦。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民用凋敝,奸宄不禁。”

35保家卫国 [ bǎo jiā wèi guó ]

解释 保卫家乡和祖国。

出处 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36民康物阜 [ mín kāng wù fù ]

解释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吏治下》:“可见当时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无故也。”

37软弱无能 [ ruǎn ruò wú néng ]

解释 指衰弱无能为力。

出处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3回:“你自己叫人家给打了,还在这里说,真是软弱无能之辈。”

38亡国之音 [ wáng guó zhī yīn ]

解释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39神经过敏 [ shén jīng guò mǐn ]

解释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出处 鲁迅《集外集·关于》:“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40国富兵强 [ guó fù bīng qiáng ]

解释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41国富民安 [ guó fù mín ān ]

解释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出处 《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42年老力衰 [ nián lǎo lì shuāi ]

解释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43富国强兵 [ fù guó qiáng bīng ]

解释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出处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44行不胜衣 [ xíng bù shèng yī ]

解释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出处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45蒲柳之质 [ pú liǔ zhī zhì ]

解释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出处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46病骨支离 [ bìng gǔ zhī lí ]

解释 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出处 宋 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47国尔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解释 尔:助词。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48年事已高 [ nián shì yǐ gāo ]

解释 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出处 《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49命在旦夕 [ mìng zài dàn xī ]

解释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出处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50十病九痛 [ shí bìng jiǔ tòng ]

解释 形容浑身病痛。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51病病歪歪 [ bìng bìng wāi wāi ]

解释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52百业萧条 [ bǎi yè xiāo tiáo ]

解释 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在一切蒋介石统治区域,贪污遍地,特务横行,捐税繁重,物价高涨,经济破产,百业萧条,征兵征粮,怨声载道。”

53强弩之极 [ qiáng nǔ zhī jí ]

解释 犹强弩之末。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54物阜民丰 [ wù fù mín fēng ]

解释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55强弩末矢 [ qiáng nǔ mò shǐ ]

解释 同“强弩之末”。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

56财匮力绌 [ cái kuì lì chù ]

解释 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

出处 《明史 赵炳然传》:“浙罹兵燹久,又当宗宪汰侈后,财匮力绌。”

57齐梁世界 [ qí liáng shì jiè ]

解释 齐、梁:南北朝时的两个王朝,政治腐败。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8回:“本朝若不是永乐振作一番,信着建文软弱,久已弄成个齐梁世界了。”

58亡国灭种 [ wáng guó miè zhǒng ]

解释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出处 清·严复《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59定乱扶衰 [ dìng luàn fú shuāi ]

解释 定:平定;扶:帮助,扶持。平定祸乱,扶持衰弱。

出处 清 刘熙载《艺概 诗概》:“刘越石诗定乱扶衰之志,郭景纯诗余残去秽之情。”

60柴毁灭性 [ chái huǐ miè xìng ]

解释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出处 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61槁形灰心 [ gǎo xíng huī xīn ]

解释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出处 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62破家为国 [ pò jiā wéi guó ]

解释 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出处 汉·侯霸《李通辞位议》:“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

63于家为国 [ yú jiā wéi guó ]

解释 为国家为人民。

出处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结勾他邦,可甚于家为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