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公正无私的成语

形容公正无私的成语


1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2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解释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3铁面无私 [ tiě miàn wú sī ]

解释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4忧公忘私 [ yōu gōng wàng sī ]

解释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5守正不阿 [ shǒu zhèng bù ē ]

解释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6明镜高悬 [ míng jìng gāo xuán ]

解释 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称颂官吏审案严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锐;明察秋毫;公正无私。

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7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释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出处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8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解释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9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0精忠报国 [ jīng zhōng bào guó ]

解释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 《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11见义勇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解释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2一清二白 [ yī qīng èr bái ]

解释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13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14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解释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15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16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7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解释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18舍生取义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释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20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解释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21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解释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22理直气壮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释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23偏听偏信 [ piān tīng piān xìn ]

解释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24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释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25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6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27不徇私情 [ bù xún sī qíng ]

解释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出处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28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解释 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钱袋。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拿出钱来。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29一心为公 [ yī xīn wéi gōng ]

解释 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30仗义疏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解释 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出处 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31假公济私 [ jiǎ gōng jì sī ]

解释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32假公营私 [ jiǎ gōng yíng sī ]

解释 见“假公济私”。

出处 《元典章·进表》:“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以进表为由,假公营私,滥行给驿。”

33助人为乐 [ zhù rén wéi lè ]

解释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出处 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34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解释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35损公肥私 [ sǔn gōng féi sī ]

解释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出处 《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36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解释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37赏罚分明 [ shǎng fá fēn míng ]

解释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38偏听偏言 [ piān tīng piān yán ]

解释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39先公后私 [ xiān gōng hòu sī ]

解释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40公平无私 [ gōng píng wú sī ]

解释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出处 《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41公正廉明 [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

解释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42公正无私 [ gōng zhèng wú sī ]

解释 公道正直;没有私心。

出处 荀况《荀子 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43公私两便 [ gōng sī liǎng biàn ]

解释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出处 《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44公私兼顾 [ gōng sī jiān gù ]

解释 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出处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45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解释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 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46功高盖世 [ gōng gāo gài shì ]

解释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出处 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47化公为私 [ huà gōng wéi sī ]

解释 将公有财产化为私有。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但是武营里的习气,所有的兵丁平时是从不习练;而且还要克扣粮饷,化公为私。”

48廉明公正 [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

解释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49正直无私 [ zhèng zhí wú sī ]

解释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50法不阿贵 [ fǎ bù ē guì ]

解释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出处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51畸轻畸重 [ jī qīng jī zhòng ]

解释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出处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52知难而进 [ zhī nán ér jìn ]

解释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53至公无私 [ zhì gōng wú sī ]

解释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54舍己救人 [ shě jǐ jiù rén ]

解释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55持平之论 [ chí píng zhī lùn ]

解释 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56背公向私 [ bèi gōng xiàng sī ]

解释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出处 《宋书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57卖公营私 [ mài gōng yíng sī ]

解释 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出处 《魏书 赵黑传》:“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58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59执法不阿 [ zhí fǎ bù ē ]

解释 阿:迎合。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60法不徇情 [ fǎ bù xùn qíng ]

解释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61灭私奉公 [ miè sī fèng gōng ]

解释 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出处 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62秉正无私 [ bǐng zhèng wú sī ]

解释 主持正义,没有私念。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回:“闻得包公秉正无私,不畏权势。”

63公正廉洁 [ gōng zhèng lián jié ]

解释 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出处 清 昭槤《啸亭杂录 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64因公假私 [ yīn gōng jiǎ sī ]

解释 借公务谋取私利。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65废私立公 [ fèi sī lì gōng ]

解释 去私为公。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66秉公无私 [ bǐng gōng wú sī ]

解释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67秉公灭私 [ bǐng gōng miè sī ]

解释 秉:掌握,主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出处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68褒善贬恶 [ bāo shàn biǎn è ]

解释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69贪污受贿 [ tān wū shòu huì ]

解释 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出处 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

70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 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71公私两济 [ gōng sī liǎng jì ]

解释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出处 《晋书 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72肺石风清 [ fèi shí fēng qīng ]

解释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出处 《周礼·秋官·大司寇》:“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73背公营私 [ bèi gōng yíng sī ]

解释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出处 宋 张商英《护法论》:“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

74高悬秦镜 [ gāo xuán qín jìng ]

解释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75公平正直 [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

解释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76公私分明 [ gōng sī fēn míng ]

解释 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77刚正无私 [ gāng zhèng wú sī ]

解释 刚:刚直;正:正直。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7回:“为人刚正无私,不轻一笑。”

78没偏没向 [ méi piān méi xiàng ]

解释 指为人公正无私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9回:“我就怕你挑眼,先把话说明,没偏没向。”

79以私害公 [ yǐ sī hài gōng ]

解释 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80以私废公 [ yǐ sī fèi gōng ]

解释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81公明正大 [ gōng míng zhèng dà ]

解释 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出处 清·陈确《翠薄山房帖》:“若一本于公明正大之心,则岂直如此而已。”

82公私两利 [ gōng sī liǎng lì ]

解释 见“公私两济”。

出处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83公耳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 见“公尔忘私”。

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84奉公克己 [ fèng gōng kè jǐ ]

解释 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 《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85托公报私 [ tuō gōng bào sī ]

解释 借公事报私怨。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86托公行私 [ tuō gōng xíng sī ]

解释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87明公正气 [ míng gōng zhèng qì ]

解释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5回:“这会儿,鬼使神差,活该败露!爽性明公正气的把簪儿拿出手来。”

88祁奚之举 [ qí xī zhī jǔ ]

解释 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89铁面御史 [ tiě miàn yù shǐ ]

解释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出处 《宋史·赵抃传》:“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90借公行私 [ jiè gōng xíng sī ]

解释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91公私交困 [ gōng sī jiāo kùn ]

解释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出处 《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92出以公心 [ chū yǐ gōng xīn ]

解释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93因公行私 [ yīn gōng xíng sī ]

解释 见“因公假私”。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94弃公营私 [ qì gōng yíng sī ]

解释 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出处 《元史·泰定帝纪》:“四方代祀之使,弃公营私,多不诚洁,以是神不谙格,请慎择之。”

95砥节奉公 [ dǐ jié fèng gōng ]

解释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 《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96谠言直声 [ dǎng yán zhí shēng ]

解释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出处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97以公灭私 [ yǐ gōng miè sī ]

解释 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出处 《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

98公报私雠 [ gōng bào sī chóu ]

解释 见“公报私仇”。

99冷面寒铁 [ lěng miàn hán tiě ]

解释 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出处 《明史·周新传》:“敢言词多所弹颏,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