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藏巧于拙的意思
cángqiǎozhuō

藏巧于拙



成语拼音 cáng qiǎo yú zhuō

成语注音 ㄘㄤˊ ㄑ一ㄠˇ ㄩˊ ㄓㄨㄛ

成语简拼 CQYZ

成语解释 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成语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成语繁体 藏巧於拙

近义成语 大智若愚老谋深算

反义成语 锋芒毕露

感情色彩 藏巧于拙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造句 为人不能锋芒毕露,要藏巧于拙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巧了形容一个人有名形容深藏不露形容隐藏的很深形容藏得很深形容很巧妙形容一个人有才能形容人很有才形容一个人很有才形容隐藏很深


英语翻译 hide one's ingenuity in clumsiness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藏巧于拙造句

  • 1、先生乃世外高人,又何须藏巧于拙,事事委婉。
  • 2、藏巧于拙,用悔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不要抱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而应把这当成磨练自己的机会。
  • 3、勿恃小智,勿弄奇巧,息竞争心,它包含了大智若愚、藏巧于拙,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谨言慎行、因势利导,精益求精,虚心纳谏、博采众长,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等范畴。
  • 4、此招在于一个巧字,藏巧于拙,乃退敌之招式,运掌使敌人难以埋身。
  • 5、此招之用,在一个巧字,藏巧于拙,用羽为仪。
  • 6、藏巧于拙,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谨言慎行、因势利导,精益求精,虚心纳谏、博采众长,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等范畴。
  • 7、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陈继儒
  • 8、是啊,赵晨若,你可是个高手呢,可不要藏巧于拙啊!
  • 9、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 10、自幼随父学书,专攻楷书,后又研习行书,其书法结构严谨,用笔沉着,藏巧于拙的独特风格。
  • 11、在笔法上巧拙互用,动中藏静,这种藏巧于拙,寓美于朴的特色,逐步完善自己挚意追求的风格。
  • 12、兹特选一件带有雕塑装饰而工艺甚见粗陋的元代瓷器作为极端之例附图分析,借以印证元瓷粗中有细、藏巧于拙之鄙见。
  • 13、“坡公书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于拙,特为淳古”。
  • 14、确实如此,伊书藏巧于拙,于工稳中求变化,颇有匠心而又不矫揉造作,在更高层次上再现古风。
  • 15、图上所绘古木竹石,藏巧于拙
  • 16、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
  • 17、纵横之间,透出一股浓浓的碑刻金石味和文人气息,藏巧于拙,寓动于静,令人回味无穷。
  • 18、活得明白的人,往往通晓世事却大智若愚,积极进取却又藏巧于拙,故大业有成却能独善其身淡泊明志更能荣辱不惊。
  • 19、勿恃小智,勿弄奇巧,息竞争心,它包含了大智若愚、藏巧于拙,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谨言慎行、因势利导,精益求精,虚心纳谏、博采众长,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等范畴。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
  • 20、只是,即便如此你也只是藏巧于拙
藏巧于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