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强壮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强壮的成语


1外强中干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解释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2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3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解释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出处 《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4年富力强 [ nián fù lì qiáng ]

解释 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5年轻力壮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

解释 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

出处 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6身强力壮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

解释 身体强健;精力旺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7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解释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8膀大腰圆 [ bǎng dà yāo yuán ]

解释 形容魁梧粗壮的人。

出处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对面来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身穿一件白纱长衫,内衬蓝夏布汗褂裤。”

9拔山举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10雄姿英发 [ xióng zī yīng fā ]

解释 姿容威武雄壮。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11老而益壮 [ lǎo ér yì zhuàng ]

解释 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2孔武有力 [ kǒng wǔ yǒu lì ]

解释 形容人很有力气。

出处 《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13牛高马大 [ niú gāo mǎ dà ]

解释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出处 《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14熊腰虎背 [ xióng yāo hǔ bèi ]

解释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15铜浇铁铸 [ tóng jiāo tiě zhù ]

解释 形容体格非常强壮。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二郎神忙使个定水诀向下一指,水合海冰,宛如铜浇铁铸一般。”

16铜铸铁浇 [ tóng zhù tiě jiāo ]

解释 见“铜浇铁铸”。

出处 张英《老年突击队》:“大炮师傅,我们年轻人是铜铸铁浇的,这点辛苦算得什么!”

17钢筋铁骨 [ gāng jīng tiě gǔ ]

解释 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出处 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18魁梧奇伟 [ kuí wǔ qí wěi ]

解释 魁梧:壮实高大的样子;奇伟:非常高大。身材健壮高大。

出处 《史记 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19神龙马壮 [ shén lóng mǎ zhuàng ]

解释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出处 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

20铮铮铁汉 [ zhēng zhēng tiě hàn ]

解释 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出处 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21活龙鲜健 [ huó lóng xiān jiàn ]

解释 形容健壮有活力。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三回:“一服用软口汤送下,明日再将乱活汤送下一服,包你活龙鲜健便了。”

22弱不禁风 [ ruò bù jīn fēng ]

解释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出处 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23神气活现 [ shén qì huó xiàn ]

解释 形容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来的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

出处 《茅盾选集 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24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解释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25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6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27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释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8彪形大汉 [ biāo xíng dà hàn ]

解释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29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30精神抖擞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释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31经天纬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释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出处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32健步如飞 [ jiàn bù rú fēi ]

解释 健步:走起路来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矫健;快得像飞。形容行走迅速。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33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解释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34串通一气 [ chuàn tōng yī qì ]

解释 串通:互相勾结。暗中勾结;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言语行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35精力充沛 [ jīng lì chōng pèi ]

解释 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他精力充沛,两眼闪光。”

36羽毛丰满 [ yǔ máo fēng mǎn ]

解释 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力量相当强大了。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水池》:“形体肥大,羽毛丰茂。”

37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解释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38铜筋铁骨 [ tóng jīn tiě gǔ ]

解释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39拔山扛鼎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解释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40手疾眼快 [ shǒu jí yǎn kuài ]

解释 疾:快。眼到手也到;指手和眼睛的动作都很快。形容动作机灵;眼光敏捷。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41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42春秋鼎盛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

解释 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43拔山盖世 [ bá shān gài shì ]

解释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44五大三粗 [ wǔ dà sān cū ]

解释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出处 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45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解释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46霸王别姬 [ bà wáng bié jī ]

解释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出处 毛泽东《在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47赳赳武夫 [ jiū jiū wǔ fū ]

解释 赳赳:雄壮威武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的勇士。

出处 《诗经 国风 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48富国强民 [ fù guó qiáng mín ]

解释 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出处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49虎体熊腰 [ hǔ tǐ xióng yāo ]

解释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50英姿焕发 [ yīng zī huàn fā ]

解释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51兵精粮足 [ bīng jīng liáng zú ]

解释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52精强力壮 [ jīng qiáng lì zhuàng ]

解释 精力充沛。

53威武雄壮 [ wēi wǔ xióng zhuàng ]

解释 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54根壮叶茂 [ gēn zhuàng yè mào ]

解释 树的根部壮大粗实,枝叶就繁茂旺盛。比喻根基坚牢,发展前景就不可限量。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但能养精神,调元气,吞津液,液精内固,乃生荣华,喻树根壮叶茂,开花结实,胞孕佳味,异殊常品。”

55挺胸凸肚 [ tǐng xiōng tū dù ]

解释 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56老大徒伤 [ lǎo dà tú shāng ]

解释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7盛极必衰 [ shèng jí bì shuāi ]

解释 兴盛到了极点就会衰败。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0回:“盛极必衰,理所必至。”

58马壮人强 [ mǎ zhuàng rén qiáng ]

解释 犹言人强马壮。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道马壮人强,父慈子孝,怕什么主忧臣辱。”

59马肥人壮 [ mǎ féi rén zhuàng ]

解释 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一折:“某麾下番兵浩大,猛将英雄,马肥人壮,不时在边抢掳。”

60鲜车怒马 [ xiān chē nù mǎ ]

解释 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蜀地肥饶,人吏富贵,掾吏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

61举鼎拔山 [ jǔ dǐng bá shān ]

解释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出处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62矫若惊龙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解释 矫:强劲。强劲得像惊龙一样。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63拔山超海 [ bá shān chāo hǎi ]

解释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出处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64年壮气锐 [ nián zhuàng qì ruì ]

解释 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65龙精虎猛 [ lóng jīng hǔ měng ]

解释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出处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

66遒文壮节 [ qiú wén zhuàng jié ]

解释 遒:强劲有力。形容文辞强劲有力,节奏雄壮。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杜子美》:“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裘文壮节,抑扬哀怨。”

67老大徒伤悲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解释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