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官场的成语

形容官场的成语


1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释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2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3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4宦海风波 [ huàn hǎi fēng bō ]

解释 宦海:旧指官场。旧指官场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涛和大风,变化莫测;亦指官场中出现的风险和波折。

出处 宋·陆游《休日感化》:“宦海风波实饱经,入将人世寄邮亭。”

5弹冠相庆 [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

解释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6明推暗就 [ míng tuī àn jiù ]

解释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渔《慎鸾交 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7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8勾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释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9偏听偏信 [ piān tīng piān xìn ]

解释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0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11贪得无厌 [ tān dé wú yàn ]

解释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12装腔作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解释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 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13尸位素餐 [ shī wèi sù cān ]

解释 尸位: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不做事而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14巧取豪夺 [ qiǎo qǔ háo duó ]

解释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出处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15假公济私 [ jiǎ gōng jì sī ]

解释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16以权谋私 [ yǐ quán móu sī ]

解释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出处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17溜须拍马 [ liū xū pāi mǎ ]

解释 比喻讨好奉承。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18明争暗斗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解释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19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释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出处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20暗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解释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21世风日下 [ shì fēng rì xià ]

解释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出处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22生灵涂炭 [ shēng líng tú tàn ]

解释 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 《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23畸轻畸重 [ jī qīng jī zhòng ]

解释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出处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24祸国殃民 [ huò guó yāng mín ]

解释 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25拍马溜须 [ pāi mǎ liū xū ]

解释 比喻谄媚奉承。

出处 草明《乘风破浪》六:“新社会拍马溜须根本吃不开。”

26一潭死水 [ yī tán sǐ shuǐ ]

解释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

出处 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27民怨沸腾 [ mín yuàn fèi téng ]

解释 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十卷:“王荆公行新法,自知民怨沸腾。”

28厚此薄彼 [ hòu cǐ bó bǐ ]

解释 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这一方;轻视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

出处 明 袁宏道《广庄 养生主》:“皆吾生即皆吾养,不宜厚此薄彼。”

29贪赃枉法 [ tān zāng wǎng fǎ ]

解释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30丧权辱国 [ sàng quán rǔ guó ]

解释 丧:丧失;辱:屈辱;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出处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31争权夺利 [ zhēng quán duó lì ]

解释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出处 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32人心不古 [ rén xīn bù gǔ ]

解释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出处 明 张居正《答两广殷石汀论平田事》:“近来人心不古,好生异议。”

33卖官鬻爵 [ mài guān yù jué ]

解释 官:官职;官位;鬻:卖;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国家中;封建贵族的等级。出卖官职和爵位。指旧时执掌大权的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换取钱财。

出处 《宋书 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34贿赂并行 [ huì lù bìng xíng ]

解释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

出处 《左传 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予之世,郑其败乎?。”

35卖官卖爵 [ mài guān mài jué ]

解释 收受钱财,出卖官爵。

出处 清 王汝润《馥芬居日记》:“本朝卖官卖爵,竟无一人可靠。”

36权倾中外 [ quán qīng zhōng wai ]

解释 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视秦王之丧,愈加众盛,正是‘权倾中外,威振诸侯’。”

37权倾天下 [ quán qīng tiān xià ]

解释 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吕惠卿》:“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

38买官鬻爵 [ mǎi guān yù jué ]

解释 买卖官爵。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至于民间说事,买官鬻爵,只要他一口担当,事无不成。”

39决疣溃痈 [ jué yóu kuì yōng ]

解释 比喻腐败之极。

出处 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以保举,加之以捐班,决疣溃痈,靡知所届。”

40畸重畸轻 [ jī zhòng jī qīng ]

解释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出处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重畸轻之弊。”

41弹冠振衿 [ dàn guàn zhèn jīn ]

解释 见“弹冠振衣。”

出处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42弹冠振衣 [ dàn guàn zhèn yī ]

解释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

出处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43卖官贩爵 [ mài guān fàn jué ]

解释 同“卖官鬻爵”。

出处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千秋卖官贩爵,聚资货累亿。”

44卖爵鬻官 [ mài jué yù guān ]

解释 买卖官爵来收取钱财。

出处 清 洪昇《长生殿 权哄》:“还说不朦蔽,你卖爵鬻官多少?贪财货竭脂膏。”

45超阶越次 [ chāo jiē yuè cì ]

解释 谓越过原有的等级顺序,多指越级提升官吏。《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参见“不次之迁”。

出处 《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

46高官极品 [ gāo guān jí pǐn ]

解释 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5回:“子欲养而亲不待,虽高官极品,不能一日养亲,亦有何味!”

47笑中有刀 [ xiào zhōng yǒu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出处 唐·白居易《天可度》诗:“看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48指日高升 [ zhǐ rì gāo shēng ]

解释 见“指日高升”。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49宦海浮沉 [ huàn hǎi fú chén ]

解释 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不定。

出处 茅盾《子夜》:“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50政以贿成 [ zhèng yǐ huì chéng ]

解释 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今自王叔之相也,政以贿成,而刑放于宠。”

51戢鳞潜翼 [ jí lín qián yì ]

解释 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出处 《晋书 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52高举远蹈 [ gāo jǔ yuǎn dǎo ]

解释 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53兼官重绂 [ jiān guān zhòng fú ]

解释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俌传》:“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绂,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更改社稷。”

54明升暗降 [ míng shēng àn jiàng ]

解释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55啖以甘言 [ dàn yǐ gān yán ]

解释 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

出处 宋·陈亮《酌古论·孙权》:“啖以甘言,效其珍物,有求则从,惟恐少拂其意。”

56黜陟幽明 [ chù zhì yōu míng ]

解释 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出处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57黜幽陟明 [ chù yōu zhì míng ]

解释 见“黜陟幽明”。

出处 《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

58鹤怨猿惊 [ hè yuàn yuán jīng ]

解释 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出处 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59买爵贩官 [ mǎi jué fàn guān ]

解释 犹言买官鬻爵。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上下无求,百姓不堪。”

60飞书走檄 [ fēi shū zǒu xí ]

解释 迅速地书写文件。

出处 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61青衫司马 [ qīng shān sī mǎ ]

解释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出处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

62迁于乔木 [ qiān yú qiáo mù ]

解释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63官场如戏 [ guān chǎng rú xì ]

解释 官场:旧时指官吏们经常出入的地方。戏:戏剧,指随时都在变化。旧时指官场像演戏一样变化无常。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你道安公子才几日的新进士,让他怎的个品学兼优,也不应快到如此,这不真个是‘官场如戏’了么?”

64戢鳞委翼 [ jí lín wěi yì ]

解释 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同“戢鳞潜翼”。

出处 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翼无复望。”

65报冰公事 [ bào bīng gōng shì ]

解释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66权重秩卑 [ quán zhòng zhì bēi ]

解释 权力大官品低。

出处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

67重金兼紫 [ zhòng jīn jiān zǐ ]

解释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出处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李贤注:“金印紫绶。重、兼,言累积也。”

68因缘为市 [ yīn yuán wéi shì ]

解释 旧指官吏借不公正的判决,收受贿赂。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刑法志》:“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死则予死比。”

69贪墨成风 [ tān mò chéng fēng ]

解释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出处 《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70决胜庙堂 [ jué shèng miào táng ]

解释 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

出处 明·无名氏《投笔肤谈》:“儒将者,决胜庙堂者也。武将者,折冲千里者也。”

71奥援有灵 [ ào yuán yǒu líng ]

解释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显露神通。

出处 明 文秉《先拨志始》下卷:“皆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72进退荣辱 [ jìn tuì róng rǔ ]

解释 谓仕途的迁升或降职,荣耀或耻辱。

出处 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虽鵩鸟集于前,枯柳生于肘,不能动其心也;而况进退荣辱之累耶?”

73被朱佩紫 [ pī zhū pèi zǐ ]

解释 穿红袍,挂紫绶。指身为大官。

出处 《晋书·夏侯湛传》:“若乃群公百辟,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坐而论道者,又充路盈寝。”

74弹冠结绶 [ dàn guàn jié shòu ]

解释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出处 《汉书·萧育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75鸣玉曳组 [ míng yù yè zǔ ]

解释 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

出处 《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地,殆非创业垂统,贻子孙之道也。”

76抱冰公事 [ bào bīng gōng shì ]

解释 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出处 宋 陶穀《清异录 官志》:“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77黑漆皮灯笼 [ hēi qī pí dēng lóng ]

解释 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出处 明 陶宗仪《辍耕录 阑驾上书》:“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78貂不足,狗尾续 [ diāo bù zú,gǒu wěi xù ]

解释 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出处 《文选 任昉》“华貂深不足之叹”唐 李善注:“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坐,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