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屈膝求和的意思
qiú

屈膝求和



成语拼音 qū xī qiú hé

成语注音 ㄑㄨ ㄒ一 ㄑ一ㄡˊ ㄏㄜˊ

成语简拼 QXQH

成语解释 屈:弯曲;屈膝:下跪。
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成语出处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76回:“屈膝求和母后返驾,刺奸被执义士丧生。”

成语繁体 屈膝裘咊

近义成语 诎膝请和

感情色彩 屈膝求和是贬义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投降。

成语造句 清政府的屈膝求和换来的是各国列强更加肆无忌惮的侮辱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请求形容恳求别人形容恳求形容诚恳的请求形容人没骨气


英语翻译 bow the knees to ... and sue for peace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屈膝求和造句

  • 1、北宋政府对于辽和西夏只是屈膝求和
  • 2、中国于是又一次牺牲在短见的统治者一己私利的屈膝求和下。
  • 3、清廷被迫屈膝求和
  • 4、但是,安厘王不肯听从苏代的话,仍然一味屈膝求和
  • 5、高宗得到这个消息,欣喜异常,屈膝求和的决心更加坚定,他再派王伦使金,与金朝商量具体的和谈事宜。
  • 6、赔款割地,屈膝求和,以至于靖康变乱,中原沦陷,这又必然影响到复兴起来的陵寝制度,在精神气魄方面不能不有所减弱。
  • 7、宋高宗避祸南渡,于杭州建立了苟安江南的小朝廷,却仍旧采取对外背躬屈膝求和,对内加紧剥削镇压的方针,始终执行着甘弱而幸安。
  • 8、天子之怒,血溅千里!可是,面对辽人的挑衅与威吓,我皇也不过常常是屈膝求和而已。
  • 9、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
  • 10、清政府逆来顺受,屈膝求和
  • 11、一二一四年,金宣宗向蒙古屈膝求和
  • 12、是法国在革命战争中最杰出的将领,征服了意大利的大部分,迫使奥地利人屈膝求和
  • 13、宋高宗避祸南渡,于杭州建立了苟安江南的小朝廷,却仍旧采取对外背躬屈膝求和,对内加紧剥削镇压的方针,始终执行着“甘弱而幸安”。
  • 14、后因清廷屈膝求和而罢兵。
  • 15、宋朝廷割地赔款,向金人屈膝求和
  • 16、然后调兵出征,北上讨伐匈奴,使其单于恐怖震惊,拱手称臣,屈膝求和
  • 17、但是当时的朝廷当权者害怕战争,仍然屈膝求和,也不思驱逐金兵,收复失去的国土。
  • 18、公元前四九四年,越国被吴国打败,退守会稽山,不得已屈膝求和,越王勾践契妇将臣,入吴为人质三年。
  • 19、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向强敌屈膝求和,他却用大刀砍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屈膝求和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