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惊诧无言的成语

形容惊诧无言的成语


1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释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2见怪不怪 [ jiàn guài bù guài ]

解释 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能泰然处之。指遇事沉稳不慌。

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3大惊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释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出处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4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5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释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6哑口无言 [ yǎ kǒu wú yán ]

解释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7张口结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8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释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9瞠目结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释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10意想不到 [ yì xiǎng bù dào ]

解释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11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2唇枪舌剑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释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处 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13惊世骇俗 [ jīng shì hài sú ]

解释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出处 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14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解释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 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15出人意外 [ chū rén yì wài ]

解释 超出人们的意料。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16不期而然 [ bù qī ér rán ]

解释 期:料想;然:如此。没有想到会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盖其平日读外祖太史公记,故发于词旨,不期而然。”

17目眩神摇 [ mù xuàn shén yáo ]

解释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40回:“今来宝刹,得睹人间未见之珍,天下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摇,不知身在何世。”

18瞪眼咋舌 [ dèng yǎn zé shé ]

解释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出处 康濯《腊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19目瞪舌挢 [ mù dèng shé jiǎo ]

解释 同“目瞪口呆”。

出处 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20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解释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1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解释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2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释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23不足为奇 [ bù zú wéi qí ]

解释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出处 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24眼花缭乱 [ yǎn huā liáo luàn ]

解释 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25理屈词穷 [ lǐ qū cí qióng ]

解释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6似懂非懂 [ sì dǒng fēi dǒng ]

解释 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27结结巴巴 [ jiē jiē bā bā ]

解释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28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释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29大吃一惊 [ dà chī yī jīng ]

解释 形容非常吃惊。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30惊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 《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31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释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32意料之外 [ yì liào zhī wài ]

解释 没有想到的。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33出人意表 [ chū rén yì biǎo ]

解释 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出处 《陈书 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34闭口结舌 [ bì kǒu jié shé ]

解释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出处 《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35惊恐万状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释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36钳口结舌 [ qián kǒu jié shé ]

解释 钳口:嘴巴张不开;结舌:舌头转不动。形容紧闭嘴巴;不敢说话。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37出乎意外 [ chū hū yì wài ]

解释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38离奇古怪 [ lí qí gǔ guài ]

解释 十分奇特少见

出处 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39白日见鬼 [ bái rì jiàn guǐ ]

解释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40口呆目瞪 [ kǒu dāi mù dèng ]

解释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出处 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41瞠目伸舌 [ chēng mù shēn shé ]

解释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42结舌杜口 [ jié shé dù kǒu ]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43摇首吐舌 [ yáo shǒu tǔ shé ]

解释 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良久,乃摇首吐舌道:‘长公子太不良了。’”

44张嘴结舌 [ zhāng zuǐ jié shé ]

解释 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出处 茹志鹃《里程》:“三娘这阵连珠炮,说得老刘张嘴结舌,不知怎么辩白是好……”

45失惊打怪 [ shī jīng dǎ guài ]

解释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46瞪目结舌 [ dèng mù jié shé ]

解释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出处 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 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47惊愕失色 [ jīng è shī sè ]

解释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48枉口拔舌 [ wǎng kǒu bá shé ]

解释 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49杜口木舌 [ dù kǒu mù shé ]

解释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50舌挢不下 [ shé jiǎo bù xià ]

解释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出处 《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51舌桥不下 [ shé qiáo bù xià ]

解释 形容惊讶的神态。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