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十分得意的成语

形容十分得意的成语


1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沾沾自喜 [ zhān zhān zì xǐ ]

解释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4扬扬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独杨素残忍深刻,扬扬得意,以为‘太子由我得立’。”

5洋洋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出处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6轩轩甚得 [ xuān xuān shèn dé ]

解释 轩轩:洋洋自得的样子。形容非常得意。

出处 《新唐书·孔戣传》:“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7趾高气扬 [ zhǐ gāo qì yáng ]

解释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8摇头摆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释 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9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0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释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11大喜过望 [ dà xǐ guò wàng ]

解释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12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13扶摇直上 [ fú yáo zhí shàng ]

解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4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15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释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16眉开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释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17神气十足 [ shén qì shí zú ]

解释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18左顾右盼 [ zuǒ gù yòu pàn ]

解释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态。顾、盼:看;望。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19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20喜气洋洋 [ xǐ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21称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22指手画脚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解释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23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4急流勇退 [ jí liú yǒng tuì ]

解释 勇退:果断地退却或退避。在急流中果断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当仕途顺利、得意之际就果断地抽身引退。

出处 宋 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25喜上眉梢 [ xǐ shàng méi shāo ]

解释 眉梢:眉尖。喜悦的神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形容高兴时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26大红大紫 [ dà hóng dà zǐ ]

解释 形容显赫、得意。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来,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戏!”

27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28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29喜形于色 [ xǐ xíng yú sè ]

解释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30得意扬扬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1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32意气扬扬 [ yì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3自鸣得意 [ zì míng dé yì ]

解释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34喜笑颜开 [ xǐ xiào yán kāi ]

解释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35洋洋自得 [ yáng yáng zì dé ]

解释 犹言洋洋得意。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36顾盼自雄 [ gù pàn zì xióng ]

解释 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 《宋书 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37摇头晃脑 [ yáo tóu huàng nǎo ]

解释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38喜不自胜 [ xǐ bù zì shèng ]

解释 胜:承担。指喜悦难以克制。

出处 三国 魏 钟繇《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熹,喜不自胜。”

39志得意满 [ zhì dé yì mǎn ]

解释 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40得意门生 [ dé yì mén shēng ]

解释 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门生;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41得意忘言 [ dé yì wàng yán ]

解释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2指手划脚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解释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43一世之雄 [ yī shì zhī xióng ]

解释 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出处 宋 苏轼《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4意气相得 [ yì qì xiāng dé ]

解释 形容志趣极其相合。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45得意忘筌 [ dé yì wàng quán ]

解释 捕得鱼后;忘了捕鱼的竹器。比喻达到目的之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出处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6得意之作 [ dé yì zhī zuò ]

解释 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出处 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47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解释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48眼笑眉飞 [ yǎn xiào méi fēi ]

解释 形容极度高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49神领意得 [ shén lǐng yì dé ]

解释 形容领悟透彻。

出处 《高坐别传》:“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言,皆因传译。然神领意得,顿在言前。”

50怡然自乐 [ yí rán zì lè ]

解释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 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1你来我去 [ nǐ lái wǒ qù ]

解释 指亲朋好友之间交往频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见这李虞侯、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52得意忘象 [ dé yì wàng xiàng ]

解释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出处 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53眼开眉展 [ yǎn kāi méi zhǎn ]

解释 形容极度高兴。

出处 许钦文《鉴湖风景如画》:“坐在船上摇动着,也可以说‘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却处处使人眼开眉展,爽神悦目。”

54忻忻得意 [ xīn xīn dé yì ]

解释 心情欢喜自觉快意。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0回:“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都忻忻得意。”

55昂然自得 [ áng r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56发迹变泰 [ fā jì biàn tài ]

解释 发迹:由隐微而得志显达;泰:通畅,得意。指由卑微而得志显达,命运变坏为好。

出处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乃发迹变泰之事。”

57自以为得计 [ zì yǐ wéi dé jì ]

解释 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58喜怒不形于色 [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

解释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