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的成语

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的成语


1销声匿迹 [ xiāo shēng nì jì ]

解释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2无影无踪 [ wú yǐng wú zōng ]

解释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出处 元 吴昌龄《东坡梦》:“你那里挨挨拶拶,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3烟消云散 [ yān xiāo yún sàn ]

解释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出处 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4荡然无存 [ dàng rán wú cún ]

解释 。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出处 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5冰消瓦解 [ bīng xiāo wǎ jiě ]

解释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 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6杳如黄鹤 [ yǎo rú huáng hè ]

解释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出处 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杳无音信 [ yǎo wú yīn xìn ]

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出处 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8百念皆灰 [ bǎi niàn jiē huī ]

解释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9铲迹销声 [ chǎn jì xiāo shēng ]

解释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处 《晋书·儒林传论》:“若仲宁之清贞守道,抗志柴门;行齐之居室屡空,栖心陋巷;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之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

10冰消云散 [ bīng xiāo yún sàn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续范亭《三年不言之言》:“我看当时的情况,好象阎长官满肚子的勇气,被郭宗汾的这一席话,说得冰消云散了。”

11冰消冻解 [ bīng xiāo dòng jiě ]

解释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 《朱子全书》卷四:“见得大处分明,这许多小小病痛,都是冰消冻解,无有痕迹矣。”

12冰消雾散 [ bīng xiāo wù sàn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北周 庚信《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都督始州诸军事,蛮夷恃险,狼顾鸱张,高山寻云,深谷无景,九地纵横,三门起伏,危峰马束,水险桥飞。遂得谷静山空,冰消雾散。”

13杳无踪迹 [ yǎo wú zōng jì ]

解释 见“杳无踪迹”。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14冰解云散 [ bīng jiě yún sàn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宋 叶适《纪纲三》:“虽分四总管以固捍御,委长安、建康之守以募勤王,天下冰解云散,一城之地,劫制于虏,而号令不能及矣。”

15冰散瓦解 [ bīng sàn wǎ jiě ]

解释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对曰”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战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16黯晦消沉 [ àn huì xiāo chén ]

解释 指湮没消失。

出处 蒋智由《武士道>序》:“凡有绝大之战争,往往赖有雄伟之文,淋漓之诗歌,而后其印象日留于国民心目之间。否则,不数年间而黯晦消沉以尽。”

17卷土重来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解释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出处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8不翼而飞 [ bù yì ér fēi ]

解释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出处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19干干净净 [ gān gān jìng jìng ]

解释 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20离群索居 [ lí qún suǒ jū ]

解释 索:单独;居:起居;生活。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21粉墨登场 [ fěn mò dēng chǎng ]

解释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22一蹶不振 [ yī jué bù zhèn ]

解释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23大张旗鼓 [ dà zhāng qí gǔ ]

解释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出处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24抛头露面 [ pāo tóu lù miàn ]

解释 抛:暴露。原指妇女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不体面的事)。现泛指人公开露面。

出处 明 阮大铖《燕子笺 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乱离间,顾不得抛头露面。”

25蛛丝马迹 [ zhū sī mǎ jì ]

解释 蜘蛛丝;马蹄痕。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蛛丝:蜘蛛丝;马迹:马蹄印。

出处 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26趋炎附势 [ qū yán fù shì ]

解释 趋:趋向;迎合。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27不可磨灭 [ bù kě mó miè ]

解释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28一笔勾销 [ yī bǐ gōu xiāo ]

解释 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出处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29石沉大海 [ shí chén dà hǎi ]

解释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30灰飞烟灭 [ huī fēi yān miè ]

解释 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31来势汹汹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32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释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出处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33昙花一现 [ tán huā yī xiàn ]

解释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34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解释 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

出处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5天各一方 [ tiān gè yī fāng ]

解释 各在天底下的一边。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相距遥远。

出处 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36捷报频传 [ jié bào pín chuán ]

解释 捷报:胜利的消息;频:屡次;连续多次。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

出处 徐迟《地质之光》:“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

37大呼小叫 [ dà hū xiǎo jiào ]

解释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38鸣金收兵 [ míng jīn shōu bīng ]

解释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39化为乌有 [ huà wéi wū yǒu ]

解释 乌有:无有;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了。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出处 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40出头露面 [ chū tóu lù miàn ]

解释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41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解释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42偃旗息鼓 [ yǎn qí xī gǔ ]

解释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43不知所终 [ bù zhī suǒ zhōng ]

解释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出处 宋 洪迈《夷坚甲志 崔祖武》:“后归乡里,不知其所终。”

44无踪无影 [ wú zōng wú yǐng ]

解释 同“无影无踪”。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45不知去向 [ bù zhī qù xiàng ]

解释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46杳无消息 [ yǎo wú xiāo xī ]

解释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47久别重逢 [ jiǔ bié chóng féng ]

解释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48后会无期 [ hòu huì wú qī ]

解释 期:时间。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出处 北朝 魏衒之《洛阳伽蓝记 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49云消雾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解释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50泥牛入海 [ ní niú rù hǎi ]

解释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51别来无恙 [ bié lái wú yàng ]

解释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52重振旗鼓 [ zhòng zhèn qí gǔ ]

解释 见“重整旗鼓”。

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53杳无音讯 [ yǎo wú yīn xùn ]

解释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4烟云过眼 [ yān yún guò yǎn ]

解释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55销声敛迹 [ xiāo shēng liǎn jì ]

解释 犹言销声匿迹。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

56瓦解冰消 [ wǎ jiě bīng xiāo ]

解释 比喻完全消逝或彻底崩溃。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8回:“于是热烘烘的一件大事,轻轻的被他弄得瓦解冰消。”

57冰消雪释 [ bīng xiāo xuě shì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靳以《被煎熬的心》:“父亲已经在楼梯口那里等她,好象原想申斥她几句,看到她便什么都冰消雪释的样子,只在急急地问她是不是医院出了什么事。”

58烟消雾散 [ yān xiāo wù sàn ]

解释 同“烟消云散”。

出处 巴金《海的梦》后篇一:“我很疲倦,但是我觉得畅快。在流了这么多的眼泪以后,这许多日子来的阴郁的思想都烟消雾散了。”

59杳无踪影 [ yǎo wú zōng yǐng ]

解释 同“杳无踪迹”。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60冰销雾散 [ bīng xiāo wù sàn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唐 康骈《剧谈录 郭鄩见穷鬼》:“鄩复问云:‘彼之聚敛丰盈,何以遽令散去?’云:‘先得计于安品子,其余冰销雾散。’”

61音信杳无 [ yīn xìn yǎo wú ]

解释 没有一点消息。

出处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62声销迹灭 [ shēng xiāo jì miè ]

解释 销:通“消”,消失。不公开露面与说话。指隐藏形迹。

出处 《北齐书·魏收传》:“其舒也济世成务,其卷也声销迹灭。”

63藏形匿影 [ cáng xíng nì yǐng ]

解释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64冰销叶散 [ bīng xiāo yè sàn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隋书 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暂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65匿迹销声 [ nì jì xiāo shēng ]

解释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66烟飞星散 [ yān fēi xīng sàn ]

解释 形容离散。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盗?”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