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死了的成语

形容死了的成语


1寿终正寝 [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

解释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2死于非命 [ sǐ yú fēi mìng ]

解释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3一命呜呼 [ yī mìng wū hū ]

解释 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4死不瞑目 [ sǐ bù míng mù ]

解释 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5不得善终 [ bù dé shàn zhōng ]

解释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6朝生暮死 [ zhāo shēng mù sǐ ]

解释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

7不讳之变 [ bù huì zhī biàn ]

解释 不讳:死的委婉说法;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传》:“不讳之变,诚难其虑。”

8驾鹤西游 [ jià hè xī yóu ]

解释 死的婉称。

出处 邓友梅《那五》:“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驾鹤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

9出死入生 [ chū sǐ rù shēng ]

解释 ①从死亡里获救。②犹出生入死。

出处 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天动地。”

10朝生夕死 [ zhāo shēng xī sǐ ]

解释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 《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生夕死。”

11风中秉烛 [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

解释 秉:拿着。风中拿着烛易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出处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12无依无靠 [ wú yī wú kào ]

解释 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着谁人养赡我来,兀的不好苦也。”

13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14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解释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5粉身碎骨 [ fěn shēn suì gǔ ]

解释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出处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16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释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17苦尽甘来 [ kǔ jìn gān lái ]

解释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18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解释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19与世长辞 [ yǔ shì cháng cí ]

解释 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

出处 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20人死留名 [ rén sǐ liú míng ]

解释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出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21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2极乐世界 [ jí lè shì jiè ]

解释 佛教指阿弥陀佛成道时所居住的乐土;是一块可以摆脱人间一切烦恼的净土。后泛指无忧无虑、快乐如意的理想境界。

出处 《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23为国捐躯 [ wèi guó juān qū ]

解释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24香消玉殒 [ xiāng xiāo yù yǔn ]

解释 香、玉: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殒:坠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25风烛残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解释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26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7含笑九泉 [ hán xiào jiǔ quán ]

解释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28豹死留皮 [ bào sǐ liú pí ]

解释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出处 宋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29死而无悔 [ sǐ ér wú huǐ ]

解释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30无疾而终 [ wú jí ér zhōng ]

解释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31从容就义 [ cóng róng jiù yì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32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释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3风中之烛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解释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 明 李贽《覆邓石阳书》:“犹闻拜疾趋,全不念风中之烛,灭在俄顷。”

34抱恨终天 [ bào hèn zhōng tiān ]

解释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出处 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35阿弥陀佛 [ ē mí tuó fó ]

解释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36饿殍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解释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7君子之交 [ jūn zǐ zhī jiāo ]

解释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出处 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8从一而终 [ cóng yī ér zhōng ]

解释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 《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39九泉之下 [ jiǔ quán zhī xià ]

解释 九泉:地下最深的地方。人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

出处 《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40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解释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41死不足惜 [ sǐ bù zú xī ]

解释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出处 《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42百死一生 [ bǎi sǐ yī shēng ]

解释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出处 《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43寿满天年 [ shòu mǎn tiān nián ]

解释 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死。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44死不旋踵 [ sǐ bù xuán zhǒng ]

解释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出处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45溘然长逝 [ kè rán cháng shì ]

解释 指死去。

出处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

46惨遭不幸 [ cǎn zāo bù xìng ]

解释 遭到严重灾祸,多指死亡。

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但就是这对卖豆汁的夫妇,前几日却惨遭不幸。”

47甘心瞑目 [ gān xīn míng mù ]

解释 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出处 《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48泰山梁木 [ tài shān liáng mù ]

解释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出处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49长眠不起 [ cháng mián bù qǐ ]

解释 死亡的别称。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冢,驻马而吟,久不得属,冢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50孤儿寡妇 [ gū ér guǎ fù ]

解释 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龟传》:“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或举国掩尸,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城空,野无青草。”

51驾鹤成仙 [ jià hè chéng xiān ]

解释 指死的婉称。

出处 杨大群《关东传奇》第54章:“老爹,你驾鹤成仙了,嘿嘿。”

52血化为碧 [ xuè huà wéi bì ]

解释 碧:碧玉。人死后血液凝固为碧玉。形容为正义而流的鲜血。比喻人的精诚所至。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伍员流于江,苌弘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53丹心碧血 [ dān xīn bì xuè ]

解释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4鼓盆之戚 [ gǔ pén zhī qī ]

解释 旧指死了妻子。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55珠沉玉碎 [ zhū chén yù suì ]

解释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56撒手人寰 [ sā shǒu rén huán ]

解释 人寰:人世。指离开人世。

出处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程继先、王凤卿也撒手人寰。”

57不可避免 [ bù kě bì miǎn ]

解释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58饿莩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解释 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59孤子寡妇 [ gū zǐ guǎ fù ]

解释 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堂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60风烛草露 [ fēng zhú cǎo lù ]

解释 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光,寿算百年,恍若风烛草露。”

出处 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光,寿算百年,恍若风烛草露。”

61风前残烛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解释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 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62城门鱼殃 [ chéng mén yú yāng ]

解释 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出处 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63赍志没地 [ jī zhì mò dì ]

解释 赍:怀抱着,带着;没: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出处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64朝荣夕毙 [ zhāo róng xī bì ]

解释 毙:死亡。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出处 晋·潘岳《朝菌赋》:“奈何兮繁华,朝荣兮夕毙。”

65爱生恶死 [ ài shēng wù sǐ ]

解释 爱:喜爱;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可见爱生恶死,亦是物之恒情。”

66粉骨捐躯 [ fěn gǔ juān qū ]

解释 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出处 唐 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67羽化登仙 [ yǔ huà dēng xiān ]

解释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8赍志以没 [ jī zhì yǐ méi ]

解释 见“赍志而殁”。

出处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69赍志以殁 [ jī zhì yǐ mò ]

解释 见“赍志而殁”。

出处 宋·范浚《徐忠壮传》:“而率赍志以殁,义士所为悼叹者也。”

70赍志而殁 [ jī zhì ér mò ]

解释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71赍志而没 [ jī zhì ér mò ]

解释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出处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72遗世独立 [ yí shì dú lì ]

解释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73存亡未卜 [ cún wáng wèi bǔ ]

解释 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死了,不能预测。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七卷:“况宗族远离,夫家存亡未卜,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74宫车晏驾 [ gōng chē yàn jià ]

解释 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出处 《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

75寒心酸鼻 [ hán xīn suān bí ]

解释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76骨化形销 [ gǔ huà xíng xiāo ]

解释 谓死亡。

出处 唐·元稹《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

77知无不为 [ zhī wú bù wéi ]

解释 为:做。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尽心竭力。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78一心同功 [ yī xīn tóng gōng ]

解释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出处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79死亡枕藉 [ sǐ wáng zhěn jiè ]

解释 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的很多。

出处 朱自清《执政大屠杀记》:“那时前后都有枪弹,人多门狭,前面的枪又极近,死亡枕藉。”

80方生方死 [ fāng shēng fāng sǐ ]

解释 方:正在。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81感慨杀身 [ gǎn kǎi shā shēn ]

解释 感慨: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杀身:舍弃性命。因愤慨而舍弃生命。

出处 宋·朱熹《近思录·政事》:“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82蹈节死义 [ dǎo jié sǐ yì ]

解释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 《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83身先朝露 [ shēn xiān cháo lù ]

解释 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出处 《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