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口传心授的意思
kǒuchuánxīnshòu

口传心授



成语拼音 kǒu chuán xīn shòu

成语注音 ㄎㄡˇ ㄔㄨㄢˊ ㄒ一ㄣ ㄕㄡˋ

成语简拼 KCXS

成语解释 心授:不立文字;
以师徒心心相印;
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成语出处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成语正音 “传”,不能读作“zhuàn”。

成语辨形 “授”,不能写作“爱”。

成语繁体 口傳心授

感情色彩 口传心授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联合式;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师徒间口头传授。

成语造句 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口传心授,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口形容相互尊重形容教练教的好形容背叛师傅形容徒弟多形容传授知识形容不尊师重道形容师父形容尊师重道形容师徒关系


英语翻译 verbal and mental instructions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口传心授造句

  • 1、全真正韵一直遵循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用上延续着已有的曲目。
  • 2、古代和尚学经,多半靠师傅口传心授
  • 3、很多武术都是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
  • 4、道教音乐历代靠口传心授,传承方法隐秘保守,特别是全真道要求更严。
  • 5、混账,竟然连我口传心授的心法给忘记了!
  • 6、经文咒语祝辞赞语也是口传心授,灵活多变。
  • 7、祆教最初并无经典,仅由祭司口传心授
  • 8、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都是含糊其词,深奥莫测,其理难明,真实用法更不落纸笔,所以后人用得很不广泛,只有少数得传者,借以延年。
  • 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
  • 10、自老祖宗起就只允许父子口传心授,不许形成任何文字书册,不许泄漏一个字给外姓人。
  • 11、独大内因旧教习,口传心授,故未失真。
  • 12、得智光长老口传心授,其武学修为进步神速是意料之中的事。
  • 13、枪之奇奥,非口传心授,难以称神,余艺不过一得之愚,更有俟于当世豪杰之士。
  • 14、问题是,“金口玉言”是否就能够“口传心授”了呢?
  • 15、我有一句真言,只有五个字,既不识字,口传心授,也容易记得。
  • 16、在得到智光长老口传心授的佛门武学心法后,李国明和赵晓鹏每天都去后山树林里勤苦练习。
  • 17、希求儿女快长成,望子成龙父母心。大可不必太较劲,家和方能万事兴。笑看风云数十载,口传心授育儿孙。常年不懈释道义,开花结果报父恩。
  • 18、兹余所论,大泄真机,皆列圣口传心授之旨,人能照此下手行持,自能夺天地玄妙之功,穷鬼神不测之奥,诚金丹之口决也。
  • 19、陈军认为,民族乐器传承过去靠口传心授和精神涵育,培育的是情趣和钟爱。
  • 20、这些相书熟谙在心,加上师傅口传心授的那些琢磨人心理的“使腥儿”。
口传心授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