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子不语怪的意思
guài

子不语怪



成语拼音 zǐ bù yǔ guài

成语注音 ㄗˇ ㄅㄨˋ ㄩˇ ㄍㄨㄞˋ

成语简拼 ZBYG

成语解释 子:孔子;语:谈论。
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成语繁体 子不語怪

感情色彩 子不语怪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然虽如此,又道是子不语怪,且搁过一阵。”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很奇特形容事情奇怪形容感到奇怪形容行为怪异形容特别奇怪形容事情怪异形容人很奇怪形容非常奇怪形容奇怪形容人奇怪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子不语怪造句

  • 1、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圣人都避讳谈论鬼怪,不见得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鬼怪。
  • 2、秋玲连忙把念头压下,不可能的,这世间绝不可能有这种东西,那都是杜撰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头狐狸而已。
  • 3、就连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都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
  • 4、云海观里的神像并不是很多,许多神像甚至齐云都叫不出名字来,子不语怪力神谈,齐云常年读诗书,倒也没有细细的究查这些神像是什么神灵了。
  • 5、“子不语怪、力、乱、神”反映了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 6、尤其是华夏历史记载,因为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儒生们记载历史总是可以淡化宗教及神棍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 7、子不语怪力乱神,张俭是不会因此而认为朱三是妖孽,与王叔公一样,认为是天生异禀,生有圣人之慧,如此之类。
  • 8、也难怪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六合之内,存而不论。
  • 9、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
  • 10、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
  • 11、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诉诸奇迹灵异。
  • 12、子不语怪力乱神,而两峰穷极无聊,乃为此装神弄鬼伎俩。
  • 13、此等事甚是平常,不足为异,然虽如此,又道是子不语怪,且搁过一边。
  • 14、这个在拍摄过程中总会以夸张的表情逗得大家发笑的女孩说:俗话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我是小女子,所以我讲讲没关系。
  • 15、子不语怪力乱神。然我道,给幻想留些空隙。幻想的力量,可能超乎你想象。
  • 16、孔子还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呢,这种时候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神怪故事都是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 17、李干听了心里只是发笑,这世上哪有活了两百岁的人,圣人都说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神仙什么的他一个读书人是不肯信的。
子不语怪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