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迫切的心情的成语

形容人迫切的心情的成语


1啼笑皆非 [ tí xiào jiē fēi ]

解释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又令人觉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验作人难。”

2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3有说有笑 [ yǒu shuō yǒu xiào ]

解释 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出处 清 吴趼人《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相亲相爱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

4强颜欢笑 [ qiǎng yán huān xiào ]

解释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5向隅而泣 [ xiàng yú ér qì ]

解释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6一笑了之 [ yī xiào le zhī ]

解释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出处 沙汀《淘金记》:“那显然是幺长子对白酱丹的毒辣的讽刺;纵然他本人仅仅一笑了之。”

7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解释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 《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8干啼湿哭 [ gàn tí shī kū ]

解释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出处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9付诸一笑 [ fù zhū yī xiào ]

解释 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出处 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来里,勿许到别场花去,阿是嗄?’”

10抽抽搭搭 [ chōu chōu dā dā ]

解释 形容抵声哭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11哭天喊地 [ kū tiān hǎn dì ]

解释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出处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12不值一笑 [ bù zhí yī xiào ]

解释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又《呐喊 阿Q正传》:“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13一笑一颦 [ yī xiào yī pín ]

解释 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出处 茅盾《子夜》十:“大客厅上有几个人,都屏息侧立,在伺察吴荪甫的一笑一颦。”

14神号鬼泣 [ shén hào guǐ qì ]

解释 见“神号鬼哭”。

出处 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15涎皮涎脸 [ xián pí xián liǎn ]

解释 亦作“涎皮赖脸”。亦作“涎脸涎皮”。嬉皮笑脸;厚着脸皮跟人纠缠。

出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个大嘴的黑人走过来,向姚长庚涎皮涎脸伸着手说:‘淡贝!淡贝!’”

16椎心饮泣 [ zhuī xīn yǐn qì ]

解释 犹言椎心泣血。

出处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17挖耳当招 [ wā ěr dāng zhāo ]

解释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

18忍俊不住 [ rěn jùn bù zhù ]

解释 见“忍俊不禁”。

出处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19坐而待旦 [ zuò ér dài dàn ]

解释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出处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20言笑自如 [ yán xiào zì rú ]

解释 见“言笑自若”。

出处 清·方苞《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介墓志铭》:“群夷纵火,牛街镇去城三十馀里,火光烛天。公言笑自如,日夜为守战计,贼不敢逼。”

21似笑非笑 [ sì xiào fēi xiào ]

解释 像笑又不笑。

出处 鲁迅《彷徨 祝福》:“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

22讪牙闲嗑 [ shàn yá xián kē ]

解释 谓闲得无聊,磨牙斗嘴以为笑乐。

出处 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隐》套曲:“挺王留讪牙闲嗑,李大公信口开河。”

23嬴奸买俏 [ yíng jiān mǎi qiào ]

解释 犹言狎妓买笑。

24涕泗流涟 [ tì sì liú lián ]

解释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出处 《世说新语 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25同浴讥裸 [ tóng yù jī luǒ ]

解释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26一笑百媚 [ yī xiào bǎi mèi ]

解释 形容美人的笑态。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7巴巴劫劫 [ bā bā jié jié ]

解释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出处 元 狄君厚《介子推》第四折:“道他巴巴劫劫背着主公,破破碌碌践红尘。”

28以宫笑角 [ yǐ gōng xiào jiǎo ]

解释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出处 北齐·刘昼《新论·文武》:“今代之人,为武者则非文,为文者则嗤武,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犹以宫笑角,非适才之情,得实之论也。”

29皮笑肉不笑 [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

解释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出处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

30求之不得 [ qiú zhī bù dé ]

解释 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1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32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解释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33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解释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34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35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释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36当务之急 [ dāng wù zhī jí ]

解释 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当:原为“处于”;现为“当前”;务:应该做的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37争先恐后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解释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出处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38十万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释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39求贤若渴 [ qiú xián ruò kě ]

解释 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出处 《隋书 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40跃跃欲试 [ yuè yuè yù shì ]

解释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席说,说得唐儿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41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释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42握手言欢 [ wò shǒu yán huān ]

解释 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43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解释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44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解释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45冷嘲热讽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解释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 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46肝肠寸断 [ gān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释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47急于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解释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48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49心潮澎湃 [ xīn cháo péng pài ]

解释 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出处 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50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释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出处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51报仇雪恨 [ bào chóu xuě hèn ]

解释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52魂牵梦萦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解释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出处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53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54箭在弦上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出处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55按捺不住 [ àn nà bù zhù ]

解释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56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解释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57夺眶而出 [ duó kuàng ér chū ]

解释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

出处 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58燕语莺声 [ yàn yǔ yīng shēng ]

解释 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

出处 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59五内如焚 [ wǔ nèi rú fén ]

解释 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60满脸春色 [ mǎn liǎn chūn sè ]

解释 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

出处 茅盾《子夜》:“谈话自然又热闹起来,刚才发牢骚的朱吟秋和陈君宜也是满脸春色。”

61心急火燎 [ xīn jí huǒ liáo ]

解释 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62急不可待 [ jí bù kě dài ]

解释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63敛色屏气 [ liǎn sè bǐng qì ]

解释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出处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64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解释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65不关紧要 [ bù guān jǐn yào ]

解释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66心如火焚 [ xīn rú huǒ fén ]

解释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67急不可耐 [ jí bù kě nài ]

解释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68令人捧腹 [ lìng rén pěng fǔ ]

解释 捧腹:捂着肚子。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69笑面夜叉 [ xiào miàn yè chā ]

解释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处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70先号后笑 [ xiān hào hòu xiào ]

解释 ①《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号后笑”指命运先凶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结尾比开头精彩。

出处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71自我解嘲 [ zì wǒ jiě cháo ]

解释 掩饰、开脱自己被人嘲笑的事。

出处 郁彦《闽西一老人》:“居然没有上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说:‘年轻人,可别火气太盛!你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72茶饭无心 [ chá fàn wú xīn ]

解释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73捏一把汗 [ niē yī bǎ hàn ]

解释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74见笑大方 [ jiàn xiào dà fāng ]

解释 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5话里带刺 [ huà lǐ dài cì ]

解释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出处 范乃仲《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升级一听,话里带刺,来者不善。”

76忧心如捣 [ yōu xīn rú dǎo ]

解释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77心痒难抓 [ xīn yǎng nán zhuā ]

解释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且说潼关众将听得破万仙阵,俱在关内,一个个心痒难抓,恨不得也来看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78缓步代车 [ huǎn bù dài chē ]

解释 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出处 唐·魏徴《隋书·刘炫传自赞》:“玩文史以恰神,阅鱼鸟以散虑,观省野物,登临园沼,缓步代车,无事为责。”

79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áo ]

解释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80眉语目笑 [ méi yǔ mù xiào ]

解释 指以眉目传情。

出处 清 袁于令《双莺传》第七折:“今朝何幸聚多娇,偏称是粒面乌纱年少,记歌娘子,与周郎眉语目笑。”

81传为笑柄 [ chuán wéi xiào bǐng ]

解释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男家埋怨他办事无首尾,女家骂他占骗……合城传为笑柄。”

82不值一哂 [ bù zhí yī shěn ]

解释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无意义或表示轻视。

出处 鲁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真的革命军,否则不值一哂。”

83急不及待 [ jí bù jí dài ]

解释 见“急不可待”。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

84言笑自若 [ yán xiào zì ruò ]

解释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出处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85一笑了事 [ yī xiào le shì ]

解释 见“一笑了之”。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抚台听了,先还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某人办事不诚实,所以钦差才加了他这个考语;后来别位司、道说起,晓得是为带着表,方才付之一笑了事。”

86含笑入地 [ hán xiào rù dì ]

解释 面带笑容而死。犹言死而无憾。

出处 《后汉书·韩韶传》:“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

87汲汲皇皇 [ jí jí huáng huáng ]

解释 汲汲:急切的样子。急切匆忙。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周元忠》:“疑而后释,屯释之极,必有汲汲皇皇,不敢顷刻自安之意,乃能解释。”

88破愁为笑 [ pò chóu wéi xiào ]

解释 犹言转忧为喜。

出处 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又承书札,银钩甚丽,玉疏依然,开封伸纸,破愁为笑。”

89先笑后号 [ xiān xiào hòu hào ]

解释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笑后号”指命运先吉后凶。

出处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90相视而笑 [ xiāng shì ér xiào ]

解释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91呼天号地 [ hū tiān hào dì ]

解释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92啼啼哭哭 [ tí tí kū kū ]

解释 哭泣不止。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

93涎脸涎皮 [ xián liǎn xián pí ]

解释 见“涎皮涎脸”。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月娘看不上,说道:‘你真个恁涎脸涎皮的,我叫丫头进来。’”

94啼天哭地 [ tí tiān kū dì ]

解释 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95掩口失声 [ yǎn kǒu shī shēng ]

解释 谓忍不住笑出声来。

出处 明·马愈《马氏日抄·风异》:“众闻予言,将以为诞也,皆掩口失声。”

96轰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解释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

97买笑追欢 [ mǎi xiào zhuī huān ]

解释 嫖娼狎妓,寻欢作乐。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酒肆》:“坝头西市坊双凤楼施厨开沽,下瓦子前新楼郑厨开沽,俱有妓女,以待风流才子买笑追欢耳。”

98操之过切 [ cāo zhī guò qiè ]

解释 指处事过于急切。

出处 闻一多《论文艺的民主问题》:“我个人看来,目前的民主运动的确战斗性不够,也许有些老辈人认为操之过切,反而不好。”

99彩衣娱亲 [ cǎi yī yú qīn ]

解释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 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