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犯颜直谏的意思
fànyánzhíjiàn

犯颜直谏



成语拼音 fàn yán zhí jiàn

成语注音 ㄈㄢˋ 一ㄢˊ ㄓˊ ㄐ一ㄢˋ

成语简拼 FYZJ

成语解释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成语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
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成语正音 “谏”,不能读作“sù”。

成语辨形 “谏”,不能写作“建”。

近义成语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成语用法 含有褒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造句 封建社会尚有忠臣犯颜直谏,当代中国更应发扬此风气。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长辈有威严形容声音有威严形容错误形容犯错形容领导威严形容一个人自带威严形容理解错误形容方法不对形容老师威严形容人失误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犯颜直谏造句

  • 1、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 2、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 3、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
  • 4、海公更甚,竟敢于批逆鳞,犯颜直谏,向嘉靖递上了着名的奏疏。
  • 5、魏征在唐太宗前敢犯颜直谏,面折廷争,遂有贞观之治。
  • 6、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 7、碰到朝政窳败,贪赃枉法之人,要有拍案而起犯颜直谏的勇气,这不仅是责任,也是道义,否则,就会令天下人耻笑。
  • 8、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
  • 9、彭德怀是党内高级干部中第一个犯颜直谏,站出来说真话的人;他没有倒在枪炮下,却倒在一封谏书前。
  • 10、这张玄素是个出了名的直谏之臣,凡事只要稍不合时理便犯颜直谏,这太子本就是个听不得逆耳忠言的主子,整天听那张玄素絮絮叨叨的,早便不耐烦。
  • 11、针对奸佞小人的胡作非为,杨震多次犯颜直谏,终于招致陷害,被贬出国都洛阳的杨震,深恨不能清君之侧,觉得无颜苟活于世,就在回灵宝老家的途中饮毒酒自尽。
  • 12、犯颜直谏,仗义执言。
  • 13、当时酷吏横行,人人自危,他却敢于挺身而出,犯颜直谏
  • 14、寇准得知情况后,力挽狂澜,遂去宫中犯颜直谏
  • 15、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着称。
  • 16、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
  • 17、后又因犯颜直谏被贬滴归乡。
  • 18、也保留了下来,并一再鼓励官员犯颜直谏
  • 19、但是魏征的犯颜直谏有时也让他很难堪。
  • 20、也对江南百姓受花石纲之害一事,犯颜直谏
犯颜直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