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山高的成语

形容山高的成语


1高不可攀 [ gāo bù kě pān ]

解释 攀:攀登。高得无法攀登。形容很难达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难以亲近。

出处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2山高水长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解释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 唐 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3崇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释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4千山万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释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5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释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6悬崖峭壁 [ xuán yá qiào bì ]

解释 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出处 唐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7千岩万壑 [ qiān yán wàn hè ]

解释 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8重峦叠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释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9层峦叠嶂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释 峦:山峰;嶂:高耸、险峻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也作“层岩叠峰”、“重峦叠幛”。

出处 宋 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

10连绵起伏 [ lián mián qǐ fú ]

解释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出处 孙荪《云赋》:“连绵起伏的云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

11巍然屹立 [ wēi rán yì lì ]

解释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一交通。”

12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释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 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13山高水低 [ shān gāo shuǐ dī ]

解释 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

14壁立千仞 [ bì lì qiān rèn ]

解释 形容岩石高耸。

出处 晋 张载《剑阁铭》:“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15东山高卧 [ dōng shān gāo wò ]

解释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16耸入云霄 [ sǒng rù yún xiāo ]

解释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17高山峻岭 [ gāo shān jùn lǐng ]

解释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18高耸入云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释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19高山仰止 [ gāo shān yǎng zhǐ ]

解释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山穷水尽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21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22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释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23变幻莫测 [ biàn huàn mò cè ]

解释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24千奇百怪 [ qiān qí bǎi guài ]

解释 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事物。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

25冷冷清清 [ lěng lěng qīng qīng ]

解释 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出处 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26堆山积海 [ duī shān jī hǎi ]

解释 形容东西极多。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27数以万计 [ shù yǐ wàn jì ]

解释 数:数目。以万来计算。形容极多。

出处 《明史·彭韶传》:“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

28连绵不断 [ lián m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29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30一叶障目 [ yī yè zhàng mù ]

解释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31本性难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解释 移:改变。指长期形成的癖性习惯;难以改变。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32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解释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33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4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35山水相连 [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

解释 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36一无所得 [ yī wú suǒ dé ]

解释 什么东西也没有得到。

出处 汉 焦赣《易林》:“步走逐鹿,空无所得。”

37连绵不绝 [ lián mián bù jué ]

解释 连续而不中断。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38情深似海 [ qíng shēn sì hǎi ]

解释 形容情爱像海一样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39山高水险 [ shān gāo shuǐ xiǎn ]

解释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40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41翻山越岭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释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42锦绣山河 [ jǐn xiù shān hé ]

解释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

43云消雾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解释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44傲然屹立 [ ào rán yì lì ]

解释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挺拔;不可动摇。

出处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45泰山北斗 [ tài shān běi dǒu ]

解释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出处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46万丈深渊 [ wàn zhàng shēn yuān ]

解释 渊:深潭。很深的水潭。比喻十分不利的处境。

出处 高玉宝《高玉宝》第13章:“玉宝身子一闪,只觉得两脚悬空,‘咚’一家伙,掉进了万丈深渊。”

47直入云霄 [ zhí rù yún xiāo ]

解释 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

48登山越岭 [ dēng shān yuè lǐng ]

解释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49江山如画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解释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0箕山之节 [ jī shān zhī jié ]

解释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出处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51水色山光 [ shuǐ sè shān guāng ]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52仙山琼阁 [ xiān shān qióng gé ]

解释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53啸聚山林 [ xiào jù shān lín ]

解释 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

54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55海沸山摇 [ hǎi fèi shān yáo ]

解释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出处 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56义海恩山 [ yì hǎi ēn shān ]

解释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57叠嶂层峦 [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

解释 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叠嶂层峦,点点苍苔铺翡翠。”

58山溜穿石 [ shān liù chuān shí ]

解释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59死重泰山 [ sǐ zhòng tài shān ]

解释 比喻死得光荣。

出处 语出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0下临无地 [ xià lín wú dì ]

解释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61学如登山 [ xué rú dēng shān ]

解释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出处 三国 魏 徐干《中论 上 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62悬崖绝壁 [ xuán yá jué bì ]

解释 同“悬崖峭壁”。

出处 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63箕山之操 [ jī shān zhī cāo ]

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 《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64山崩钟应 [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

解释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出处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65绵延起伏 [ mián yán qǐ fú ]

解释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指高低起伏延续不断。

出处 朱自清《序》:“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反。”

66移山拔海 [ yí shān bá hǎi ]

解释 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交际》:“势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67箕山之志 [ jī shān zhī zhì ]

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68移山填海 [ yí shān tián hǎi ]

解释 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出处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俺众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尽枯干,教你无处潜藏。”

69海沸山裂 [ hǎi fèi shān liè ]

解释 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出处 明 张凤翼《红拂记 髯客海归》:“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跌双靴。”

70登山涉水 [ dēng shān shè shuǐ ]

解释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71关山阻隔 [ guān shān zǔ gé ]

解释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出处 元 郑德辉《 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72高山仰之 [ gāo shān yǎng zhī ]

解释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出处 《管子 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 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73啸傲湖山 [ xiào ào hú shān ]

解释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出处 姚华《曲海一勺》:“折揽胜登临,亦传啸傲湖山之作。”

74积甲如山 [ jī jiǎ rú shān ]

解释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出处 清 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

75积甲山齐 [ jī jiǎ shān qí ]

解释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76渊停山立 [ yuān tíng shān lì ]

解释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出处 清 钱谦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顺祥,笃诫明允,渊停山立,不苟訾笑。”

77升山采珠 [ shēng shān cǎi zhū ]

解释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出处 《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78云雨巫山 [ yún yǔ wū shān ]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 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79众喣漂山 [ zhòng xǔ piāo shān ]

解释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出处 《汉书 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

80挟山超海 [ xié shān chāo hǎi ]

解释 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81关山迢递 [ guān shān tiáo dì ]

解释 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出处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82箕山之风 [ jī shān zhī fēng ]

解释 指隐士的风范。

出处 清 王晫《今世说 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

83梯山航海 [ tī shān háng hǎi ]

解释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出处 《宋书 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84移山竭海 [ yí shān jié hǎi ]

解释 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出处 《云笈七签》卷二三:“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85水软山温 [ shuǐ ruǎn shān wēn ]

解释 形容景色幽雅。

86山遥路远 [ shān yáo lù yuǎn ]

解释 形容路途遥远。

出处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楔子:“避不的山遥路远。”

87千沟万壑 [ qiān gōu wàn hè ]

解释 ①形容沟壑极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出处 贺敬之《放声歌唱》:“面前,还有望不断的千沟万壑。”

88箕山挂瓢 [ jī shān guà piáo ]

解释 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出处 明 敬虚子《小隐书 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89耸膊成山 [ sǒng bó chéng shān ]

解释 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出处 宋 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90移山造海 [ yí shān zào hǎi ]

解释 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出处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之二:“移山造海志掀天,千万人民涌向前。”

91泰山磐石 [ tài shān pán shí ]

解释 比喻安定稳固。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92山寒水冷 [ shān hán shuǐ lěng ]

解释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93移山回海 [ yí shān huí hǎi ]

解释 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出处 《南宫词纪 题情 琥珀猫儿坠》:“移山回海,招赘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

94移山跨海 [ yí shān kuà hǎi ]

解释 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

95高山景行 [ gāo shān jǐng xíng ]

解释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 《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6山高皇帝远 [ sh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

解释 指王法管辖不到。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你们山高皇帝远,干的好事,只当我姓白的不知道?”

97一山不藏二虎 [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

解释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98入宝山而空回 [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huí ]

解释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出处 《先拨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