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治国安民的意思
zhìguóānmín

治国安民



成语拼音 zhì guó ān mín

成语注音 ㄓˋ ㄍㄨㄛˊ ㄢ ㄇ一ㄣˊ

成语简拼 ZGAM

成语解释 治:治理;
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
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成语繁体 治國安民

近义成语 治国安邦安富恤穷经天纬地

反义成语 祸国殃民

感情色彩 治国安民是褒义词。

成语用法 联合式;
作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措施。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身体很棒形容好好说话形容老有志气形容孩子很棒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形容心安定下来形容人能力出众形容充满希望形容人才华出众形容男子才华出众


英语翻译 run the country well and give the people peace and security

俄语翻译 управлять госудáрством и заботиться о блáге народа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治国安民造句

  • 1、每个国家都应有治国安民的措施。
  •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实行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措施。
  • 3、就儒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
  • 4、哪有!皇上乃是天之骄子,治国安民,九天揽月,赢得身前身后名,功比天高……呃……反正臣妾不会嫌弃的!
  • 5、有的民俗国家,把美食蒸调的道理,喻义哲理,提高到治国安民一种哲学的高度。
  • 6、共产党有一套治国安民的大计。
  • 7、乐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来源于人又作用于人,自从人们认识到乐的作用,就开始注重乐的教化作用,先秦儒家主张的用乐治国安民之策,正体现了这一点。
  • 8、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儒家虽然不完全反对法治,但认为礼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张以礼治为主,以法治为辅,将礼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大纲。
  • 9、每当衰乱之世,总有圣人出,为生民虑,为天下忧,图治国安民之良策。
  • 10、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
  • 11、用道德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对后世封建统治阶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2、军队是一个国家治国安民的支柱。
  • 13、中国的儒家法正如上面所说的,是治国安民之法,因此,它在太平盛世往往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 14、可见,孔子也是把祭祀同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
  • 15、和中外报刊发表大量时政文章,拜访当政者,提出各种治国安民建议。
  • 16、文摘:道家黄老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作为治国安民的指导思想,在西汉前朞的社会经济的重建中,取得了极为显着的成效。
  • 17、了解各种物品之间的轻重比例关系和各种情况下物品所出现的轻重之势,是为了采取相应的办法而达治国安民之目的。
  • 18、如果我可以去一个新的国度,我愿意站在充满奥秘的古代,询问孔老先生的内心,质问编出论语的徒弟,学习皇帝治国安民的方法,认识皇室的子孙后代,见识见识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看看古时候所称的不治之症
  • 19、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贤帝明君,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定是他们的首要之选。
  • 20、但在这之中,只有少之又少的天才能够驰骋于沙场,呼啸于大地,拓展疆土,叱咤风云,并且又能治国安民,空前绝后。
治国安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