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老百姓的成语

形容老百姓的成语


1村野匹夫 [ cūn yě pǐ fū ]

解释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2布衣之交 [ bù yī zhī jiāo ]

解释 布衣:古时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3爱民如子 [ ài mín rú zǐ ]

解释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4白丁俗客 [ bái dīng sú kè ]

解释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出处 明 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

5不羁之民 [ bù jī zhī mín ]

解释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6布袜青鞋 [ bù wà qīng xié ]

解释 见“青鞋布袜”。

7朝野侧目 [ cháo yě cè mù ]

解释 朝野:朝廷与民间;侧目:不敢正视。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形容权势大令人生畏。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权尊势忠,朝野侧目。”

8瞽言刍议 [ gǔ yán chú yì ]

解释 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出处 《南齐书·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刍议,伏待斧钺。”

9短衣匹马 [ duǎn yī pǐ mǎ ]

解释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出处 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0万家灯火 [ wàn jiā dēng huǒ ]

解释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出处 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11为民除害 [ wèi mín chú hài ]

解释 替老百姓铲除祸害。为:替;给。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秦宓传》:“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

12水深火热 [ shuǐ shēn huǒ rè ]

解释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3匹夫有责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释 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4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5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16粗俗之辈 [ cū sú zhī bèi ]

解释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17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释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18民不聊生 [ mín bù liáo shēng ]

解释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19平头百姓 [ píng tóu bǎi xìng ]

解释 平头: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20食不果腹 [ shí bù guǒ fù ]

解释 果:充实。吃不饱肚子。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21饿殍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解释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2平民百姓 [ píng mín bǎi xìng ]

解释 指普通百姓。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假如桀是个平民百姓,还造得许多恶业否?”

23青鞋布袜 [ qīng xié bù wà ]

解释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出处 唐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24忧国忧民 [ yōu guó yōu mín ]

解释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5贩夫俗子 [ fàn fū sú zǐ ]

解释 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出处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茶客娶兴》:“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26吃苦耐劳 [ chī kǔ nài láo ]

解释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出处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27鱼肉百姓 [ yú ròu bǎi xìng ]

解释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出处 《后汉书 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28为民请命 [ wèi mín qǐng mìng ]

解释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29访贫问苦 [ fǎng pín wèn kǔ ]

解释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出处 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30穷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解释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 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1布衣黔首 [ bù yī qián shǒu ]

解释 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32通俗易懂 [ tōng sú yì dǒng ]

解释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出处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33朝野上下 [ cháo yě shàng xià ]

解释 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出处 清 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34黄冠野服 [ huáng guàn yě fú ]

解释 见“黄冠草服”。

出处 古直《冷圃曲》:“二月梅江波滟滟,黄冠野服期许剑。”

35村哥里妇 [ cūn gē lǐ fù ]

解释 谓平民百姓。里,里巷。

出处 明·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

36布衣雄世 [ bù yī xióng shì ]

解释 布衣:平民。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

出处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37布衣芒屩 [ bù yī máng juē ]

解释 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出处 元·无名氏《范张鸡黍》第四折:“多谢你荆州太守汉循良,举荐我布衣芒屩到朝堂。”

38人心归向 [ rén xīn guī xiàng ]

解释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出处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39节用爱民 [ jié yòng ài mín ]

解释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出处 《论语 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0闾阎安堵 [ lǘ yán ān dǔ ]

解释 指平民安居乐业。

出处 清 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行于其野,闾阎安堵,击壤以嬉,如是者民类治世。”

41黄冠草履 [ huáng guàn cǎo lǚ ]

解释 见“黄冠草服”。

出处 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42黄冠草服 [ huáng guàn cǎo fú ]

解释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出处 明·唐顺之《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

43瞽言萏议 [ gǔ yán dàn yì ]

解释 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44怨声盈路 [ yuàn shēng yíng lù ]

解释 怨恨之声充满道路。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

出处 《魏书·高肇传》:“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

45大家小户 [ dà jiā xiǎo hù ]

解释 大家:大户人家;小户: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小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46询于刍荛 [ xún yú chú ráo ]

解释 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

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47丙吉问牛 [ bǐng jí wèn niú ]

解释 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楚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丙吉问牛,恐阴阳之失时。”

48芒屩布衣 [ máng juē bù yī ]

解释 屩:麻草鞋。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出处 《梁书·儒林传·范缜》:“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