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质朴无华的成语

形容质朴无华的成语


1文质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释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朴实无华 [ pǔ shí wú huá ]

解释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出处 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3温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解释 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柔:温和柔顺;敦:诚恳。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经解》:“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4沉厚寡言 [ chén hòu guǎ yán ]

解释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 《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5沉重寡言 [ chén zhòng guǎ yán ]

解释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6还淳返朴 [ huán chún fǎn pǔ ]

解释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

出处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还朴,激薄停浇矣。”

7还淳反朴 [ hái chún fǎn pǔ ]

解释 同“还淳反朴”。

出处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8反朴还淳 [ fǎn pǔ hái chún ]

解释 复归于朴实、淳正。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

9还朴反古 [ hái pǔ fǎn gǔ ]

解释 见“还淳反古”。

出处 《陈书·周弘正传》:“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10反正还淳 [ fǎn zhèng hái chún ]

解释 见“反朴还淳”。

出处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11还淳反素 [ hái chún fǎn sù ]

解释 同“还淳反朴”。

出处 《周书·苏绰传》:“先王之所以移风易俗,还淳反素,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莫不由此。”

12还醇返朴 [ hái chún fǎn pǔ ]

解释 同“还淳反朴”。

出处 胡朴安《序》:“玄宗雅尚儒术,崇实黜华,群臣亦厌虚浮,还醇返朴。”

13朴讷诚笃 [ pǔ nè chéng dǔ ]

解释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出处 《聊斋志异 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14平铺直叙 [ píng pū zhí xù ]

解释 平:没有起伏;铺:铺陈;直:没有曲折;叙:叙述。形容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了当地叙述。也指说话;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出处 明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具品 狐裘》:“记孟尝君事,平铺直叙,祥略稍未得法。”

15返朴还淳 [ fǎn pǔ huán chún ]

解释 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出处 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16艰苦朴素 [ jiān kǔ pǔ sù ]

解释 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17绿衣使者 [ lǜ yī shǐ zhě ]

解释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出处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18反朴归真 [ fǎn pǔ guī zhēn ]

解释 反:通“返”,回;朴:质朴;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

19返朴归真 [ fǎn pǔ guī zhēn ]

解释 返:反回;回复;朴:未加工的木料;引申为质朴;归:返回、回归;真:天然。回复事物初始的自然状态。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20沉重少言 [ chén zhòng shǎo yán ]

解释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出处 《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21朴素无华 [ pǔ sù wú huá ]

解释 俭朴:不浮华。

出处 《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22彬彬文质 [ bīn bīn wén zhì ]

解释 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绣襦记·催子赵试>》:“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23文质斌斌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释 见“文质彬彬”。

出处 《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

24质朴无华 [ zhì pǔ wú huá ]

解释 质朴:朴实;华:华丽,华而不实。朴实而毫不虚夸。

出处 林语堂《萧伯纳一席谈》:“然而一见其为人,又是质朴无华的文人本色。”

25还淳反古 [ hái chún fǎn gǔ ]

解释 谓回复到原来的淳厚古朴的状态。

出处 《宋书·孔琳之传论》:“先宜削华止伪,还淳反古,抵璧幽峰,捐珠清壑。”

26破觚为圆 [ pò gū wéi yuán ]

解释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缚虎手》:“又用事皆破觚为圆,挫刚成柔,如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

27怀真抱素 [ huái zhēn bào sù ]

解释 真:纯真。素:质朴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

出处 《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28不识不知 [ bù shí bù zhī ]

解释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29敦风厉俗 [ dūn fēng lì sú ]

解释 使民风纯朴敦厚。

出处 《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30木讷寡言 [ mù nè guǎ yán ]

解释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

出处 《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31材薄质衰 [ cái bó zhì shuāi ]

解释 指才情资质薄弱。有时用为谦词。

出处 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敏树材薄质衰,不敢图附青云。”

32斫雕为朴 [ zhuó diāo wéi pǔ ]

解释 见“斫雕为朴”。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33捐华务实 [ juān huá wù shí ]

解释 捐:舍弃;务:勉力从事。抛弃浮华,务求朴实。

出处 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禁采供不时诏》:“收豪家之利,笼非膳之翼,为童戏之资,岂所以还风尚本,捐华务实。”

34噩噩浑浑 [ è è hún hún ]

解释 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出处 清 魏源《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35刚毅木讷 [ gāng yì mù nè ]

解释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