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大辩若讷的意思
biànruò

大辩若讷



成语拼音 dà biàn ruò nè

成语注音 ㄉㄚˋ ㄅ一ㄢˋ ㄖㄨㄛˋ ㄋㄜˋ

成语简拼 DBRN

成语解释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成语繁体 大辯若訥

近义成语 大辩不言大智若愚

感情色彩 大辩若讷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沉稳。

成语造句 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是司出纳,我庾如京。”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不能只看表面形容脑子反应慢形容只理解表面意思形容讲话好形容只是表面形容只看外表不看内在形容打比方形容人聪明能干带手形容愚昧无知形容自己很笨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大辩若讷造句

  • 1、时而大辩若讷,时而侃侃而谈,时而简截了当,时而繁复万重。
  • 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3、一掌飘然击出,掌势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正是降龙十八掌中第十四掌“损则有孚”。
  •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5、时而大辩若讷,时而侃侃而谈,时而简截了当,时而繁复万重,时而冷嘲热讽,时而又寓意深长。
  •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 8、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 9、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10、诗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
  • 11、部分潜人才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往往表现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的状态,和常人并无二致,只有慧眼才知其厚德高才。
  • 12、因此老子哲学主张:大道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14、大辩若讷,清静为正。
  •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智慧从反复斟酌之中领悟,智慧,是大智大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浓缩。
  • 1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17、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成若缺。吃饭防噎,走路防跌。贼偷一更,防贼一夜。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官有公法,民有私约。不知义理,生于不学。立身一败,万事皆裂。友要长交,账要短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18、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 19、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 20、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大辩若讷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