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跳的高的成语

形容跳的高的成语


1跳梁小丑 [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

解释 跳梁:即“跳踉”;跳来跳去;形容捣乱的样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2活蹦乱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欢蹦乱跳。

出处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3暴跳如雷 [ bào tiào rú léi ]

解释 暴:急躁;发怒。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4心惊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解释 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5鸡飞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解释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6小丑跳梁 [ xiǎo chǒu tiào liáng ]

解释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7上窜下跳 [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

解释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出处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8狗急跳墙 [ gǒu jí tiào qiáng ]

解释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9连蹦带跳 [ lián bèng dài tiào ]

解释 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4回:“他这驴一见,便将前蹄扬起,连蹦带跳。”

10上蹿下跳 [ shàng cuān xià tiào ]

解释 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出处 阿来《尘埃落定》第四章:“这东西足足有三四十斤,真不知道他有多大气力,戴着它还能上蹿下跳,仗剑作法。”

11爆跳如雷 [ bào tiào rú léi ]

解释 指盛怒的样子。

出处 《何典》第十回:“倒塔鬼爆跳如雷道:‘你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12肉跳心惊 [ ròu tiào xīn jīng ]

解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此时肉跳心惊,急急的向秋爽斋来。”

13活蹦活跳 [ huó bèng huó tiào ]

解释 活蹦乱跳。

出处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我的小孩子,一个能讲能说,活蹦活跳的娃娃,死啦!”

14蹦蹦跳跳 [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

解释 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15跑跑跳跳 [ pǎo pǎo tiào tiào ]

解释 形容连跑带跳,很活泼的样子。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她在小伙子们中间跑跑跳跳,说说笑笑,毫不拘束,毫不戒备。”

16龙跳虎伏 [ lóng tiào hǔ fú ]

解释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出处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龙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鸢飞入兴么。”

17龙拿虎跳 [ lóng ná hǔ tiào ]

解释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龙骧军,虎贲军,用着他龙拿虎跳。”

18龙飞虎跳 [ lóng fēi hǔ tiào ]

解释 喻笔势遒劲奔放。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

19欢迸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形容活泼、欢乐之极。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20欢蹦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21日月跳丸 [ rì yuè tiào wán ]

解释 跳丸:跳滚的弹丸。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出处 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22龙跳虎卧 [ lóng tiào hǔ wò ]

解释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3兔起凫举 [ tù qǐ fú jǔ ]

解释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24老鱼跳波 [ lǎo yú tiào bō ]

解释 鱼随着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绝伦。

出处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仙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25鲜蹦活跳 [ xiān bèng huó tiào ]

解释 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出处 吴趋《姑苏野史·秋风江南话鲈鱼》:“秋水茫茫,在水一方,一尾尾鲜蹦活跳的鲈鱼,引来了多少美食之客。”

26虎卧龙跳 [ hǔ wò lóng tiào ]

解释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27鲤鱼跳龙门 [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

解释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出处 《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28青云直上 [ qīng yún zhí shàng ]

解释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29趾高气扬 [ zhǐ gāo qì yáng ]

解释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30平步青云 [ píng bù qīng yún ]

解释 平:平稳;稳当;步:行步;走上;登上;青云: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或陡然富贵。

出处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张邦昌纳为婿。当徽宗时自谓平步青云。”

31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32出将入相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解释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处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33怀才不遇 [ huái cái bù yù ]

解释 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34循序渐进 [ xún xù jiàn jìn ]

解释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出处 《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35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36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释 不符合实际。

出处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37高不可攀 [ gāo bù kě pān ]

解释 攀:攀登。高得无法攀登。形容很难达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难以亲近。

出处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38神气十足 [ shén qì shí zú ]

解释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39百尺竿头 [ bǎi chǐ gān tóu ]

解释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40登堂入室 [ dēng táng rù shì ]

解释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出处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41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解释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42扶摇直上 [ fú yáo zhí shàng ]

解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3自视甚高 [ zì shì shèn gāo ]

解释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44欢呼雀跃 [ huān hū què yuè ]

解释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 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45兔起鹘落 [ tù qǐ gǔ luò ]

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46骄傲自满 [ jiāo ào zì mǎn ]

解释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出处 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47眼高手低 [ yǎn gāo shǒu dī ]

解释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办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标准高;但实际工作能力低。

出处 清 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48一步登天 [ yī bù dēng tiān ]

解释 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登天,点了买办差,就过好日子。”

49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50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í ]

解释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51意气扬扬 [ yì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52狡兔三窟 [ jiǎo tù sān kū ]

解释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53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释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54才华盖世 [ cái huá gài shì ]

解释 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55高高在上 [ gāo gāo zài shàng ]

解释 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出处 《诗经 周颂 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56竿头日进 [ gān tóu rì jìn ]

解释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 清 无名氏《后会仙记》:“(青青柳)复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

57高官显爵 [ gāo guān xiǎn jué ]

解释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猜忌赵宣》:“顺我者高官显爵,逆我者灭族亡身,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58时望所归 [ shí wàng suǒ guī ]

解释 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

59高城深池 [ gāo chéng shēn chí ]

解释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荀况《荀子 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60日上三竿 [ rì shàng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61直上青云 [ zhí shàng qīng yún ]

解释 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出处 唐 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62百丈竿头 [ bǎi zhàng gān tóu ]

解释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63竿头日上 [ gān tóu rí shàng ]

解释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出处 《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64耸入云霄 [ sǒng rù yún xiāo ]

解释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65高耸入云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释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66由浅入深 [ yóu qiǎn rù shēn ]

解释 从浅到深。

出处 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四:“夫诗之章法起句,必切本题,且由纲及目,由浅入深。”

67量金买赋 [ liàng jīn mǎi fù ]

解释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量金买赋”谓文章价值之高。

出处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68日出三竿 [ rì chū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69兴致淋漓 [ xīng zhì lín lí ]

解释 犹兴会淋漓。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有时有了兴致淋漓的时节,就难免有些‘小德出入’。”

70平地登云 [ píng dì dēng yún ]

解释 见“平地青云”。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9回:“若你克我者为官鬼,必主平地登云之喜,添官进禄之荣。”

71得兔忘蹄 [ dé tù wàng tí ]

解释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出处 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72屠龙之伎 [ tú lóng zhī jì ]

解释 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出处 唐·刘禹锡《何十赋》:“屠龙之伎,非曰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

73赴汤跳火 [ fù tāng tiào huǒ ]

解释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74才高运蹇 [ cái gāo yùn jiǎn ]

解释 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

75扶摇万里 [ fú yáo wàn lǐ ]

解释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风势急且大。

出处 《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76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77高不可登 [ gāo bù kě dēng ]

解释 登:升,上。高得不能到达。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出处 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78日高三丈 [ rì gāo sān zhàng ]

解释 犹日上三竿。

出处 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79日已三竿 [ rì yǐ sān gān ]

解释 同“日上三竿”。

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80高车驷马 [ gāo chē sì mǎ ]

解释 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81众望攸归 [ zhòng wàng yōu guī ]

解释 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 《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82龙拏虎跳 [ lóng mù hǔ tiào ]

解释 犹言龙争虎斗。

出处 俞锷《醉歌行》:“说霸争王各不让,龙拏虎跳旦复昏。”

83平地青云 [ píng dì qīng yún ]

解释 平:平稳;青云:高空。比喻境遇突然变好,顺利无阻地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地位。

出处 金 元好问《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

84言听行从 [ yán tīng xíng cóng ]

解释 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出处 《鹖冠子·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85干云蔽日 [ gān yún bì rì ]

解释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86兴会淋漓 [ xìng huì lín lí ]

解释 兴会:兴致;淋漓:酣畅,充盛。形容兴致很高,精神舒畅。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这父子兴会淋漓,巳牌末脱稿。”

87少纵即逝 [ shǎo zòng jí shì ]

解释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88肉跳神惊 [ ròu tiào shén jīng ]

解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出处 老舍《神拳》第三幕:“知县肉跳神惊坐立不安。”

89才望高雅 [ cái wàng gāo yǎ ]

解释 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出处 《旧唐书 陆象先传》:“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90升堂入室 [ shēng táng rù shì ]

解释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91不同流俗 [ bù tóng liú sú ]

解释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 《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92平步青霄 [ píng bù qīng xiāo ]

解释 见“平步青云”。

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鸿鹄同燕雀。”

93言论风生 [ yán lùn fēng shēng ]

解释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出处 清·袁枚《新齐谐·赵李二生》:“[书生]邀入坐,言论风生。”

94引商刻羽 [ yǐn shāng kè yǔ ]

解释 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95眼跳耳热 [ yǎn tiào ěr rè ]

解释 眼皮跳动,耳朵发热。指内心感到不安。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中卷:“三日前甲申日,见此景祥,姬昌眼跳耳热,心神不安。”

96眼跳心惊 [ yǎn tiào xīn jīng ]

解释 眼皮跳动,内心惊恐。形容感到不安、害怕。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好生奇怪,吓得眼跳心惊,把个舌头伸出,半晌还缩不进去。”

97青霄直上 [ qīng xiāo zhí shàng ]

解释 同“青云直上”。

出处 宋·刘克庄《送洪侍御》诗之一:“青霄直上云梯易,白首能坚铁壁难。”

98曲尽奇妙 [ qǔ jìn qí miào ]

解释 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99拔地倚天 [ bá dì yǐ tiān ]

解释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