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在耳边说话的成语

形容在耳边说话的成语


1交头接耳 [ jiāo tóu jiē ěr ]

解释 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

出处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2窃窃私语 [ qiè qiè sī yǔ ]

解释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出处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3附耳低言 [ fù ěr dī yán ]

解释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出处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4附耳密谈 [ fù ěr mì tán ]

解释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出处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5耳鬓斯磨 [ ěr bìn sī mó ]

解释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

6甜言蜜语 [ tián yán mì yǔ ]

解释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出处 《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7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释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8耳鬓厮磨 [ ěr bìn sī mó ]

解释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9余音袅袅 [ yú yīn niǎo niǎo ]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0喃喃自语 [ nán nán zì yǔ ]

解释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知圆听到这里,不觉嘻嘻一笑,喃喃自语道:‘救兵救兵,只落得狗咬洞宾。’”

11空谷传声 [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

解释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出处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12窃窃私议 [ qiè qiè sī yì ]

解释 窃窃:偷偷;私:私下;议:议论。背地里小声议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议。”

13轻言细语 [ qīng yán xì yǔ ]

解释 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们好像是久别重逢,彼此有说不完的话和藏在这些轻言细语后边的无限的担心。”

14呢喃细语 [ ní nán xì yǔ ]

解释 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 《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15喃喃细语 [ nán nán xì yǔ ]

解释 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 《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16温柔体贴 [ wēn róu tǐ tiē ]

解释 温顺关怀体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不敢勉强,并越发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

17软语温言 [ ruǎn yǔ wēn yán ]

解释 温和的话语。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四:“每逢女儿挨了爸爸骂,陈妈总要软语温言,劝慰几句,生怕她受了委屈。”

18附耳低语 [ fù ěr dī yǔ ]

解释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出处 茅盾《幻灭》:“抱素向李克走进一步,附耳低语道……”

19蹑足附耳 [ niè zú fù ěr ]

解释 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说悄悄话。

出处 《史记 淮阴侯传》:“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