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藏之名山的意思
cángzhīmíngshān

藏之名山



成语拼音 cáng zhī míng shān

成语注音 ㄘㄤˊ ㄓ ㄇ一ㄥˊ ㄕㄢ

成语简拼 CZMS

成语解释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近义成语 藏诸名山公诸同好

反义成语 公诸同好

感情色彩 藏之名山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动宾式;
作谓语;指能传后世之作。

成语造句 孙犁《文林谈屑》:“自从司马迁说,要把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以来,文学事业与名山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价格合适形容山水字形容站在山顶形容描写祖国山河形容有名的形容山优美形容山连着山形容第1名形容山水景色形容和山有关

成语谜语 珠穆朗玛峰 更多谜语>>>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相关谜语

谜面:珠穆朗玛峰(打一成语)
谜底:藏之名山
解析:“藏”别解为西藏,西藏之名山也。

谜面:喜马拉雅(打一成语)
谜底:藏之名山
解析:“喜马拉雅”是西藏之名山,

藏之名山造句

  • 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这个功劳,不说它彪炳千古,至少也是恩泽后人的。
  • 2、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此要之白首,岂可以今。
  • 3、即“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才贯二酉、湘东遗恨、酉阳杂俎”和“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补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5、书通二酉、才贯二酉、湘东遗恨、酉阳杂俎”和“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6、其中有名有姓藏之名山者,亦不下三百种之多。
  • 7、近则朞月可就,远则三年有成,正本蕴之麟阁,副贰藏之名山
  • 8、序略,以拾遗补,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 9、在这些从业者手里,纪录片是保留人类历史记忆,甚至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个性化创作。
  • 10、湖南社会科学院院长禹舜作序,认为该书因其收集的广博、及时和编选的精当,足可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 11、有趣者如琴湖,湖如其名,仿佛一张优美的巨大竖琴藏之名山,荡漾于碧波,真地便能听到湖水的悦耳琴声和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在酬唱相和。
  • 12、曾几何时,我是淡泊名利的,一心只想着文艺创作,想要有朝一日让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流传千古。
  • 13、仆诚已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14、这部兵法我乃是想藏之名山,传之后人。
  • 15、它没有藏之名山,藏之金匮石室,或是尘封在庙堂和藏书楼的某个角落。
  • 16、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这两样东西,也算有了传人了。
  • 17、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观点:也许有一天能在哪次会上谈谈,不然,就让它们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吧。
  • 18、马克思、恩格斯所以创立他们的学说,不是为了把它束之高阁、藏之名山,而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使之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
  • 19、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谦之藏之名山,用传同好。
  • 20、做诗不刻木板,去藏之名山,却要随时发表,虽然很有流弊,但大概是难以杜绝的罢。
藏之名山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