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嫌弃的成语

形容嫌弃的成语


1不屑一顾 [ bù xiè yī gù ]

解释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处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2嗤之以鼻 [ chī zhī yǐ bí ]

解释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3嫌贫爱富 [ xián pín ài fù ]

解释 嫌:厌恶。嫌弃贫穷的;喜爱富有的。指对人的好恶不以德行;而以贫富为标准。

出处 元 关汉卿《斐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4爱富嫌贫 [ ài fù xián pín ]

解释 嫌:厌恶。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兄弟弹冠》:“你道如何?爱富嫌贫,岳丈倚强凌弱。”

5视如敝屣 [ shì rú bì xǐ ]

解释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出处 《孟子 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6始乱终弃 [ shǐ luàn zhōng qì ]

解释 乱:淫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

出处 唐 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

7遗世绝俗 [ yí shì jué sú ]

解释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8疾首蹙额 [ jí shǒu cù é ]

解释 疾首:头痛;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9鄙夷不屑 [ bǐ yí bù xiè ]

解释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10白头之叹 [ bái tóu zhī tàn ]

解释 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11秋扇见捐 [ qiū shàn jiàn juān ]

解释 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出处 汉 班婕妤《怨歌行》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12遗世独立 [ yí shì dú lì ]

解释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3不弃草昧 [ bù qì cǎo mèi ]

解释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出处 《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14秋毫见捐 [ qiū háo jiàn juān ]

解释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15见弃于人 [ jiàn qì yǔ rén ]

解释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出处 萧逸《龙吟曲》第九章:“尤其是一个自尊心重的人,见弃于人,那种伤感是非常沉重的!”

16鄙于不屑 [ bǐ yú bù xiè ]

解释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17目空一切 [ mù kōng yī qiè ]

解释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18咬牙切齿 [ yǎo yá qiè chǐ ]

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出处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19言不由衷 [ yán bù yóu zhōng ]

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20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

解释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21不以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释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 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22捐弃前嫌 [ juān qì qián xián ]

解释 抛弃旧有的嫌隙。

出处 汉 王褒《九怀 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23面目可憎 [ miàn mù kě zēng ]

解释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4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25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26恨之入骨 [ hèn zhī rù gǔ ]

解释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 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27令人作呕 [ lìng rén zuò ǒu ]

解释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出处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28贫嘴薄舌 [ pín zuǐ bó shé ]

解释 贫:唠叨令人厌烦;贫嘴:絮絮叨叨;使人厌烦;薄舌;不忠厚;老实。形容人爱说话;言语又尖酸刻薄;惹人生厌。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叵耐邻里有一班荡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29深恶痛疾 [ shēn wù tòng jí ]

解释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30深恶痛绝 [ shēn wù tòng jué ]

解释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31蒙昧无知 [ méng mèi wú zhī ]

解释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出处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32傲世轻物 [ ào shì qīng wù ]

解释 傲世:傲视当世;轻:轻视;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指孤高自傲,处世不与一般流俗苟同。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傲世轻物,不污于俗。”

33文人相轻 [ wén rén xiāng qīng ]

解释 文人往往彼此看不起。轻:轻视。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34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35饮恨吞声 [ yǐn hèn tūn shēng ]

解释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36深恶痛诋 [ shēn wù tòng dǐ ]

解释 深:很,十分;恶:厌恶;诋:诋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

37看不上眼 [ kàn bù shàng yǎn ]

解释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

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八回:“我是好男子,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要差我上东京。”

38恤孤念寡 [ xù gū niàn guǎ ]

解释 恤:体恤,周济。救济孤儿,关心寡妇。

出处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据居士恤孤念寡,敬老怜贫,世之少有也。”

39天造草昧 [ tiān zào cǎo mèi ]

解释 ①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谓草创之时。

出处 《周易·屯》:“天造草昧。”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