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后辈很优秀的成语

形容后辈很优秀的成语


1后来居上 [ hòu lái jū shàng ]

解释 居;处在。后来的人坐在了上面的位子。指后起的胜过先前的;后辈胜过前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2后生可畏 [ hòu shēng kě wèi ]

解释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一脉相承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解释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4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释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5流芳百世 [ liú fāng bǎi shì ]

解释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气;比喻好的名声;百世:古人以30年为一世;形容极为久远的时间。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也作“流芳千古”。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寞,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6无与伦比 [ wú yǔ lún bǐ ]

解释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处 唐 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

7后继有人 [ hòu jì yǒu rén ]

解释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出处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8传宗接代 [ chuán zōng jiē dài ]

解释 宗:宗族;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族;接续后代。原指生了儿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指继承有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9装聋作哑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解释 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哑”。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10断子绝孙 [ duàn zǐ jué sūn ]

解释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出处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11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续不间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12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13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解释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人才辈出 [ rén cái bèi chū ]

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15论资排辈 [ lùn zī pái bèi ]

解释 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出处 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16络绎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解释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17遥遥领先 [ yáo yáo lǐng xiān ]

解释 遥遥:远远;很远。远远地走在人家的前面。

出处 罗来勇《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

18后起之秀 [ hòu qǐ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出处 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19宽宏大量 [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解释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出处 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20盖世无双 [ gài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21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22炎黄子孙 [ yán huáng zǐ sūn ]

解释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23以德报德 [ yǐ dé bào dé ]

解释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4人丁兴旺 [ rén dīng xīng wàng ]

解释 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出处 欧阳山《苦斗》:“周家原本是人丁兴旺的,这会儿死的死,逃的逃,嫁的嫁,出门的出门,坐牢的坐牢。”

25误人子弟 [ wù rén zǐ dì ]

解释 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26不肖子孙 [ bù xiào zǐ sūn ]

解释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出处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27源源而来 [ yuán yuán ér lái ]

解释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源源而来。”

28空前未有 [ kōng qián wèi yǒu ]

解释 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的。

出处 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29断根绝种 [ duàn gēn jué zhǒng ]

解释 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命,斩灭尸形,断根绝种,勿得飞扬。”

30抱恨终天 [ bào hèn zhōng tiān ]

解释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出处 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31高官显爵 [ gāo guān xiǎn jué ]

解释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猜忌赵宣》:“顺我者高官显爵,逆我者灭族亡身,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32子孙后代 [ zǐ sūn hòu dài ]

解释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树活皮,人活脸,他金家的子孙后代都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

33子子孙孙 [ zǐ zǐ sūn sūn ]

解释 子孙后裔;世世代代。

出处 《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34不见经传 [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解释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

35流芳后世 [ liú fāng hòu shì ]

解释 见“流芳百世”。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36遗臭万载 [ yí chòu wàn zǎi ]

解释 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37后来之秀 [ hòu lái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38名垂后世 [ míng chuí hòu shì ]

解释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出处 《三国志·魏书·臧洪传》:“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39子孙后辈 [ zǐ sūn hòu bèi ]

解释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出处 邓小平《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

40后生小子 [ hòu shēng xiǎo zǐ ]

解释 指年轻晚辈。

出处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凋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变而复还。”

41后生晚学 [ hòu shēng wǎn xué ]

解释 后生:后辈。指学历浅的年轻人。

出处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谦冲就实,无徒长虚诞。”

42承先启后 [ chéng xiān qǐ hòu ]

解释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出处 清 王昶《湖海诗传 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43嫁鸡逐鸡 [ jià jī zhú jī ]

解释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出处 宋 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

44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45光前裕后 [ guāng qián yù hòu ]

解释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出处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无时刻而不系念。”

46旷古绝伦 [ kuàng gǔ jué lún ]

解释 旷古:空前的;从古以来所没有的;绝伦:没有相比的。古来所无;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北史 赵彦深传》:“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47超前轶后 [ chāo qián yì hòu ]

解释 轶:超出。超过前辈,冠绝后世。形容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出处 《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仰见天朝制度维新,超前轶后,洵为万万年不易良规。”

48不痴不聋 [ bù chī bù lóng ]

解释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出处 《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49浮瓜沉李 [ fú guā chén lǐ ]

解释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50金印紫绶 [ jīn yìn zǐ shòu ]

解释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51凤子龙孙 [ fèng zǐ lóng sūn ]

解释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真个是凤子龙孙,遭着不幸,流落到这个地位。”

52覆宗绝嗣 [ fù zōng jué sì ]

解释 覆宗:倾毁祖庙。指倾覆宗庙,断绝后代。

出处 《隋书·李安传》:“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其甘若荠。”

53覆宗灭祀 [ fù zōng miè sì ]

解释 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出处 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灭祀。”

54裕后光前 [ yù hòu guāng qián ]

解释 裕:富饶。为后人造福,给前辈增光。

出处 宋·陈抟《心相编》:“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55来者居上 [ lái zhě jū shàng ]

解释 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出处 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56晚生后学 [ wǎn shēng hòu xué ]

解释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出处 《宣和书谱·庾翼》:“庾翼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其自许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

57不哑不聋 [ bù yǎ bù lóng ]

解释 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指长辈要宽宏大量。

出处 《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

58后进领袖 [ hòu jìn lǐng xiù ]

解释 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出处 《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59老而不死 [ lǎo ér bù sǐ ]

解释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60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61父债子还 [ fù zhài zǐ huán ]

解释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出处 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62桃李门墙 [ táo lǐ mén qiáng ]

解释 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63嫁犬逐犬 [ jià quǎn zhú quǎn ]

解释 谓出嫁女子唯夫是从。

出处 清·李渔《奈何天·逼嫁》:“却不道嫁犬逐犬,切莫要看样画葫芦,又把那别新郎的铺盖卷。”

64肩摩毂接 [ jiān mó gū jiē ]

解释 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肩摩毂接,竞爽一时,殆古今所罕也。”

65小子后生 [ xiǎo zǐ hòu shēng ]

解释 泛指少年后辈。

出处 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

66贻笑后人 [ yí xiào hòu rén ]

解释 贻:留下;后人:后世的人。因为荒唐,而让后人耻笑,给后代留下话柄。

出处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周史》卷下:“刘钧忍耻事虏,效尤石敬瑭故智也。怎不诒笑后人哉?”

67将门虎子 [ jiàng mén hǔ zǐ ]

解释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出处 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68雏凤清声 [ chú fèng qīng shēng ]

解释 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出处 唐 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69一脉香烟 [ yī mài xiāng yān ]

解释 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正因为姐姐你在黑风岗能仁寺救了他儿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脉香烟,因此我公婆以德报德,也想续你何家一脉香烟。”

70垂裕后昆 [ chuí yù hòu kūn ]

解释 裕:富足。后昆:子孙,后代,后嗣。为后世子孙留下功业或财产。

出处 《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71悮人子弟 [ wù rén zǐ dì ]

解释 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出处 续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一封五千言书》:“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盗女娼,强迫人做汉奸,这是何等的罪恶!”

72提奖后辈 [ tí jiǎng hòu bèi ]

解释 奖:劝勉。提拔勉励后一代。

出处 《北史·魏收传》:“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73新学小生 [ xīn xué xiǎo shēng ]

解释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74泽被后世 [ zé bèi hòu shì ]

解释 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出处 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75秀出班行 [ xiù chū bān háng ]

解释 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出处 唐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洪州刺史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76终天之戚 [ zhōng tiān zhī qī ]

解释 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

77创业垂统 [ chuàng yè chuí tǒng ]

解释 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78若敖鬼馁 [ ruò áo guǐ něi ]

解释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79门墙桃李 [ mén qiáng táo lǐ ]

解释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80浮瓜沈李 [ fú guā shěn lǐ ]

解释 亦作“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乐事。

出处 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81公门桃李 [ gōng mén táo lǐ ]

解释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82世济其美 [ shì jì qí měi ]

解释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出处 《左传 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83诱掖后进 [ yòu yè hòu jìn ]

解释 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

出处 《元史·张翥传》:“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以学者乐亲炙之。”

84毓子孕孙 [ yù zǐ yùn sūn ]

解释 毓:养育。繁衍子孙。

出处 汉 蔡邕《刘镇南碑》:“况乎将军,牧二州,二纪功载王府,赐命优备,赖而生者,毓子孕孙,能不歌叹!”

85若敖之鬼 [ ruò áo zhī guǐ ]

解释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出处 《左传 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86桃李满天下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解释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出处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87桃李遍天下 [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

解释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88人间重晚晴 [ rén jiān zhòng wǎn qíng ]

解释 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出处 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