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听懂了的成语

形容听懂了的成语


1豁然开朗 [ huò rán kāi lǎng ]

解释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出处 晋 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大彻大悟 [ dà chè dà wù ]

解释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出处 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3茅塞顿开 [ máo sè dùn kāi ]

解释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4豁然贯通 [ huò rán guàn tōng ]

解释 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贯:贯穿;通:通晓。一下子就彻底明白;通晓了。

出处 宋 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5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释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6顿开茅塞 [ dùn kāi máo sè ]

解释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7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释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8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9视而不见 [ shì ér bú jiàn ]

解释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10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释 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11耳听八方 [ ěr tīng bā fāng ]

解释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2洗耳恭听 [ xǐ ěr gōng tīng ]

解释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13心领神会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解释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

出处 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14一清二白 [ yī qīng èr bái ]

解释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15眼观六路 [ yǎn guān liù lù ]

解释 眼睛因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6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解释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17似懂非懂 [ sì dǒng fēi dǒng ]

解释 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18如梦初醒 [ rú mèng chū xǐng ]

解释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19听天由命 [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解释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出处 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20听而不闻 [ tīng ér bú wén ]

解释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1淆乱视听 [ xiáo luàn shì tīng ]

解释 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出处 《先拔志始》卷下:“或巧布流言蜚语,或写匿名文书,害正党邪,淆乱视听。”

22不懂装懂 [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

解释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23懵懵懂懂 [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

解释 糊涂,不明事理。形容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24半懂不懂 [ bàn dǒng bù dǒng ]

解释 不十分懂。

出处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25豁然大悟 [ huō rán dà wù ]

解释 形容彻底晓悟。

出处 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26以正视听 [ yǐ zhèng shì tīng ]

解释 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

27听其自流 [ tīng qí zì liú ]

解释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出处 《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28耳闻则诵 [ ěr wén zé sòng ]

解释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29醍醐灌顶 [ tí hú guàn dǐng ]

解释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30耳不旁听 [ ěr bù páng tīng ]

解释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31咕咕哝哝 [ gū gū nóng nóng ]

解释 嘴很少动,低声说出难于听懂的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到了自己房中,将东西丢在一边,嘴里咕咕哝哝自言自语道:‘这个又算了个什么儿呢。’”

32逖听远闻 [ tì tīng yuǎn wén ]

解释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出处 唐 姚思廉《梁书 武帝纪中》:“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逖听远闻,事均亲览。”

33听风听水 [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

解释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出处 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 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34罕譬而喻 [ hǎn pì ér yù ]

解释 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出处 《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35囫囵半片 [ hú lún bàn piàn ]

解释 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出处 毕方《千重浪》第十章:“(邢连成)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

36朗若列眉 [ lǎng ruò liè méi ]

解释 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列眉也。”

37听见风就是雨 [ 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 ]

解释 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