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𠬨的意思
𠬨

𠬨

部首又部 总笔画5画 部外笔画3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BYCY 仓颉SLE 郑码YSXS
统一码U+20B28
笔顺编号 52454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𠬨

(1) 同“服”。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𠬨”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服

卷别正文・辰集上

位置第505頁,第2字

部首月部

康熙筆画8画 部外 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房六切,音伏。《說文》作𦨕,用也。一曰車右騎所以舟旋。从舟,𠬩聲。《五經文字》:《石經》變舟作月。《易・繫辭》:服牛乗馬。〔疏〕服用其牛。《詩・鄭風》:兩服上襄。〔箋〕兩服,中央夾轅者。〔疏〕馬在內,兩服者,馬之上駕也。

,《廣韻》:衣服。《易・訟卦》:以訟受服。《書・舜典》:車服以庸。

,懾服也。《易・豫卦》:𠛬罰淸而民服。《書・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從之。

,五服。《書・益稷》:弼成五服。〔傳〕侯、甸、綏、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又,《周官》:六服羣辟。〔疏〕《周禮》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鎭、蕃三服在九州之外,故惟舉六服。《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〇〔按〕侯、甸、男、采、衞、蠻、夷、鎭、蕃九服也。

,行也。《書・說命》:旨哉說,乃言惟服。〔傳〕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管子・權修篇》:上身服以先之。〔註〕服,行也。

,職也。《書・旅獒》:無替厥服。〔傳〕使無廢其職。

,思也。《詩・周南》:寤寐思服。〔傳〕服,思之也。《莊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註〕服者,思存之謂也。

,治也。《詩・周南》:服之無斁。〔箋〕服,整也,乃能整治之,無厭倦。

,盛矢器也。《詩・小雅》:象弭魚服。〔箋〕矢服也。〇〔按〕《周禮・夏官・司弓矢》作箙。鄭註云:盛矢器也。

,事也。《詩・大雅》:昭哉嗣服。〔傳〕服,事也。

,習也。《前漢・鼂錯傳》:服其水土。〔註〕服,習也。

,姓。《後漢・服虔傳》:服虔字子愼,河南滎陽人也。

,鳥名。《史記・賈誼傳》:楚人命鴞曰服。〔註〕《異物志》:有山鴞,體有文色,土俗因形命之曰服,不能遠飛,行不出域。

,《廣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正韻》:步墨切,𡘋音僕──匐,或作服。《禮・檀弓》:扶服救之。〔釋文〕又作匍匐。

,《儀禮・士冠禮》: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韻補》:服,叶鼻墨切。

,《集韻》:扶缶切,音負。《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牝服二柯。〔註〕牝服,長八尺,謂較也。鄭司農云:牝服,謂車箱。服讀曰負。

,《集韻》:弼角切,音雹──啼呼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𠬨”字头,请参考“𠬝”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三下 位置第90頁,第3字

反切房六切

说文解字:𠬝治也。从又从卪。卪,事之節也。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𠬝,从又,从卪,會意。」商承祚《福氏所藏甲骨文字考釋》:「𠬝即服之本字……𠬝為順从,故从手而撫其背,所謂中心悅而誠服也。」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𠬝治也。从又卪。

段注手持節以治之。

卪,事之節。

段注說从卪之意。房六切。古音在一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