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谴的意思
谴

拼音 播放 qiǎn ㄑㄧㄢˇ
部首讠部 总笔画15画 部外笔画13画 繁体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YKHP 仓颉IVYLR 郑码SWAY 五行
四角35737 电码6232 区位3307 统一码U+8C34 造字形声字
笔顺编号 452512125151454 类型 次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点、横折提、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
相关查询 谴的笔顺 谴组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ǎn(ㄑㄧㄢˇ)

1责备

~让(斥责)。~责。

2贬谪

~谪。

异体字

详细解释

qiǎn(ㄑㄧㄢˇ)

〈动词〉

(1)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2) 同本义

accuse; censure; ask reprovingly; condemn

谴,谪问也。 —— 《说文》

谴,呵也。 —— 《苍颉篇》

畏此谴怒。 —— 《诗·小雅·小明》

闻而谴友。 —— 《孔子家语·五行》

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 —— 《西游记》

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

(3)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

relegate

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 —— 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远地方);谴客(被贬谪的人);谴域(谪迁之地);谴逐(贬谪放逐)

〈名词〉

(1) 罪过

fault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谴”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譴

卷别正文・酉集上

位置第1184頁,第13字

部首言部

康熙筆画21画 部外 14画

《唐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𡘋音繾。《說文》:謫問也。《廣雅》:責也。《廣韻》:怒也、讓也。《正韻》:誚也。《詩・小雅》:畏此譴怒。〔傳〕罪責也。《戰國策》:太卜譴之曰:周之祭地爲祟。〔註〕謫問也。

,揚子《方言》:譴,喘轉也。〔註〕猶宛轉也。

,《集韻》:姓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谴”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三上 位置第75頁,第27字

反切去戰切

说文解字:譴謫問也。从言遣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譴謫問也。从言。遣聲。

段注去戰切。十四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