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晋的意思
晋

拼音 播放 jìn ㄐㄧㄣˋ
部首日部 总笔画10画 部外笔画6画 繁体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GOGJ 仓颉MCA 郑码AKK 五行
四角10601 电码2516 区位1828 统一码U+664B 造字会意字
笔顺编号 1224312511 类型 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横、竖、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相关查询 晋的笔顺 晋组词 晋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ìn(ㄐㄧㄣˋ)

1

~级。~升。~谒(进见)。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3中国山西省的别称

~剧。

4中国朝代名

西~。东~。

异体字

详细解释

jìn(ㄐㄧㄣˋ)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 进

enter

晉,进也。日出,万物进。 —— 《说文》

晋者,进也。 —— 《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 —— 《周礼·田仆》

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 —— 班固《幽通赋》

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3) 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promote

以功晋知府。 —— 《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 —— 《陈玉成》

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 —hào晋升其称号)

(4) 低,俯

low

见梓晋然实而俯。 —— 《尚书大传》

晋然(低垂的样子;俯下的样子)

(5) 授予,尤指在公共典礼中授予(如学位或贵族称号)

confer

晋授

(6) 晋见,正式地会见,拜访

call on

晋谒

〈名词〉

(1) 周代诸侯国名

Jin state

子夏之 晋。 —— 《吕氏春秋·慎行论》

晋师三豕过河。

晋师己亥涉河。

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以黑衣为丧服。墨,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 《左传·僖公三十二 —— 三十三年》

晋用楚材(谓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才);晋邦(指春秋时代的晋国);晋阳之甲(喻称地方官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向内为兴“晋阳之甲”);晋棘(指春秋晋国垂棘之地所产的美玉)

(2) 朝代名

Jin Dynasty

(3) 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晋太原中。 ——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论魏晋。

魏晋氏以下。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晋陶渊明独爱菊。 —— 宋· 周敦颐《爱莲说》

(4) 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5) 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背晋以归 染。 ——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晋年(喻指怀念故朝之思);晋帖(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晋京(晋朝的京城。指洛阳)

(6) 山西省的简称

Shanxi province

晋剧

(7) 水名

Jin River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晋

卷别正文・辰集上

位置第495頁,第2字

部首日部

康熙筆画10画 部外 6画

《正字通》:俗㬜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晋”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七上 位置第216頁,第8字

反切卽刀切

说文解字:晉進也。日出萬物進。从日从臸。《易》曰:「明出地上,㬜。」

鉉注臣鉉等案:臸,到也。會意。

附注段玉裁注:「臸者到也。以日出而作會意,隸作晉。」楊樹達《釋晉》:「晉字上象二矢,下為插矢之器」,「二矢插器,其義為箭」,「自小篆變二矢之形為臸,變器形為日,形與義略不相關,于是說字者遂不得其正解」。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日、从二倒矢形,會日光如矢疾進之義,矢應該也有聲符的功能。」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晉進也。

段注《周易・彖傳》曰:晉,進也。以曡韵爲訓。凡進皆曰晉。難進亦曰晉。《周禮》。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是也。禮古文,《周禮》故書皆叚晉爲箭。

日出而萬物進。

段注故其字从日。

从日。从臸。

段注臸者,到也。以日出而作會意。隷作晉。卽刃切。十二部。

易曰:朙出地上㬜。

段注此引《易・象傳》文以證从日之意也。

晋的字谜

谜面:一旦就业翻了身(打一字)
谜底:晋
解析:“业”字翻了身,与“一旦”组合,可成“晋”字。

谜面:重点普及(打一字)
谜底:晋
解析:“重点”别解为“两个点”,与“晋”组合成为“普”字。

谜面:转业一日就升级(打一字)
谜底:晋
解析:“业一日”三字组合起来,转换成为“晋”字,“晋”字义为升级。

谜面:字到前头却普通(打字一)
谜底: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