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缟的意思
缟

拼音 播放 gǎo ㄍㄠˇ
部首纟部 总笔画13画 部外笔画10画 繁体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XYMK 仓颉VMYRB 郑码ZSJL 五行
四角20127 电码4908 区位5615 统一码U+7F1F 造字形声字
笔顺编号 5514125125251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撇折、撇折、提、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相关查询 缟的笔顺 缟组词 缟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ǎo(ㄍㄠˇ)

1未经染色的绢

2白色:“连观霜~,周除冰净”。~素

异体字

详细解释

gǎo(ㄍㄠˇ)

〈名词〉

(1)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高声。本义:细白的生绢) 同本义

plain white raw silk

〈形容词〉

(1) 白色

white

〈动词〉

(1) 映照

shin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缟”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縞

卷别正文・未集中

位置第934頁,第16字

部首糸部

康熙筆画16画 部外 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考切,音杲。《說文》:鮮色也。《博雅》:練也。《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書・禹貢》:闕篚𤣥纖縞。〔傳〕縞,白繒。《詩・鄭風》:縞衣綦巾。〔傳〕縞衣,白色男服。《禮・檀弓》:祥而縞。〔疏〕縞,謂縞冠。又,〈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疏〕縞是生絹。又,〈王制〉:殷人哻而祭,縞衣而養老。〔註〕殷尚白而縞衣裳。《戰國策》:强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前漢・地理志》〔註〕:縞,鮮支也,卽今所謂素者也。

,《廣韻》:古到切;《集韻》:居號切,𡘋音誥──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缟”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三上 位置第434頁,第7字

反切古老切

说文解字:縞鮮支也。从糸高聲。

附注段玉裁改作「縞,鮮巵也」。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縞𠨗也。

段注各本作鮮色。今正。《漢・地理志》師古注。縞,鮮支也。《司馬相如傳》正同。顔語多本《說文》。彼時未誤。葢支亦作𠨗。因譌色也。《廣雅》。䋷緫,鮮支,縠,絹也。許謂縞卽鮮支。《鄭風》。縞衣綦巾。毛曰:縞衣,白色男服也。王逸曰:縞,素也。任氏大椿釋繒曰:孰帛曰練。生帛曰縞。

从糸。高聲。

段注古老切。二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